群隮相應(yīng)和,勇往爭驂驔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過廬山下(并引)》
予過廬山下,云物騰涌,默有禱焉。
未午,眾峰凜然,故作是詩。
亂云欲霾山,勢與飄風(fēng)南。
群隮相應(yīng)和,勇往爭驂驔。
可憐薈蔚中,時出紫翠嵐。
雁沒失東嶺,龍騰見西龕。
一時供坐笑,百態(tài)變立談。
暴雨破坱圠,清飆掃渾酣。
廓然歸何處,陋矣安足戡。
亭亭紫霄峰,窈窈白石庵。
五老數(shù)松雪,雙溪落天潭。
雖云默禱應(yīng),顧有移文慚。
注釋參考
相應(yīng)
相應(yīng) (xiāngyìng) 相互呼應(yīng);應(yīng)和;相符合 correspond 相應(yīng) (xiāngyìng) 相宜,應(yīng)該 corresponding 隨著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對環(huán)境保護也采取了相應(yīng)的措施 彼此相當(dāng)?shù)幕蚧パa的;交互,互惠 reciprocal 商定彼此都給對方公民以相應(yīng)的權(quán)利勇往
奮勇前進。 宋 楊萬里 《觀水嘆》詩之二:“回風(fēng)打別港,勇往遮不住?!薄都魺粜略挕ぬ撍痉▊鳌罚骸盎蚧鹌潇簦虺疗湎?,勇往不顧,以是人亦以膽氣許之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補天》:“然而這詫異使伊喜歡,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繼續(xù)著伊的事業(yè)?!?/p>
驂驔
(1).馬奔跑貌。 南朝 梁 《驄馬》詩:“意欲驂驔走,先作野游盤?!?唐 杜甫 《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》詩:“安知決臆追風(fēng)足,朱汗驂驔猶噴玉?!?清 曹寅 《和竹磵侄上巳韻》:“紅橋正泥濘,游騎莫驂驔。”
(2).猶相隨。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赤城詞》:“ 浙 之詞人,兩 宋 為盛…… 夢窗 、 碧山 、既為眉目; 放翁 、 竹屋 ,驂驔后先?!?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元史類編》:“夜閲 邵遠平 《元史類編》……較之 朱國楨 《南宋書》、 周濟 《晉略》,固自遠勝,與 陳鱣 《續(xù)唐書》可相驂驔,皆精於事例,劣於文字者也?!?/p>
蘇軾名句,過廬山下(并引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