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蠙《投所知》:
十五年看帝里春,一枝頭白未酬身。
自聞離亂開公道,漸數(shù)孤平少屈人。
劣馬再尋商嶺路,扁舟重寄越溪濱。
省郎門似龍門峻,應(yīng)借風(fēng)雷變涸鱗。
注釋參考
離亂
(1).變亂。常指戰(zhàn)亂。《晉書·刑法志》:“是時(shí)承離亂之后,法網(wǎng)弛縱,罪名既輕,無以懲肅?!?唐 李益 《喜見外弟又言別》詩:“十年離亂后,長大一相逢。”一本作“ 亂離 ”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難中相會》:“寧為太平犬,莫作離亂人。” 陳毅 《冬夜雜詠·吾讀》:“干戈離亂中,憂國憂民淚?!?/p>
(2).歷亂。紛雜貌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反舌賦》:“其聲也,驚詭噂噆,縈紆離亂?!?/p>
公道
公道 (gōngdào) 公正的道理,大公無私的道理 justice;fairness 如是,則庶事理,公道立,奸邪塞,私權(quán)廢矣?!稘h書·肖望之傳》 渴望在世上主持公道 公共道路 highway 公道 (gōngdao) 公正的 just 對事實(shí)的公道的說明 不偏不倚的、公平合理的 fair 公道話 不過,人可真是好人!又公道,又爽直。——《潘虎》孤平
(1).出身寒微的士人。 唐 無名氏 《玉泉子·翁彥樞》:“夫科第國家重事,朝庭委之侍郎,意者欲侍郎剗革前弊,孤平得路?!?前蜀 貫休 《上顧大夫》詩:“即應(yīng)炳文柄,孤平去浩浩?!?宋 王禹偁 《謝弟禹圭授試銜表》:“伏念臣出自孤平,猥叨班列。雖累居近侍,而未免食貧。”
(2).舊詩近體詩格律上的一種禁忌。 王力 《詩詞格律》第二章第三節(jié)四:“孤平是律詩(包括長律、律絕)的大忌……在五言‘平平仄仄平’這個(gè)句型中,第一字必須用平聲;如果用了仄聲字,就是犯了孤平。因?yàn)槌嵞_之外,只剩一個(gè)平聲字了。七言是五言的擴(kuò)展,所以在‘仄仄平平仄仄平’這個(gè)句型中,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,也叫犯孤平?!?/p>
屈人
(1).使人屈服?!秾O子·謀攻》:“不戰(zhàn)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?!?漢 揚(yáng)雄 《法言·重黎》:“屈人者克,自屈者負(fù)?!薄肚皾h演義》第三六回:“欲要 匈奴 臣服,只有和親一策……這乃是不戰(zhàn)屈人的長策呢。”
(2).受委屈的人。 南唐 劉崇遠(yuǎn) 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下:“ 苗紳 貶 南中 , 崔相國 彥昭 其故人也,見而憫焉,呼 紳 至第而慰勉之曰:‘ 苗十 大是屈人!’”
(3).蒺藜的別名。參閱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蒺藜》。
張蠙名句,投所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