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林正大《滿江紅》
袞袞諸公,嗟獨(dú)冷、先生宦薄。夸甲第、紛紛粱肉,謾甘寥寞。道出羲皇知有用,才過屈宋人誰若。剩得錢、沽酒兩忘形,更酬酢。清夜永,開春酌。聽細(xì)雨,檐花落。但高歌不管,餓填溝壑。司馬逸才親滌器,子云識字終投閣。且生前、相遇共相歡,銜杯樂。
注釋參考
高歌
[lift one's voice and sing] 放聲歌唱;高唱
高歌猛進(jìn)
詳細(xì)解釋(1).高聲歌吟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高歌陳唱,萬歲無斁?!?唐 許渾 《秋思》詩:“高歌一曲掩明鏡,昨日少年今白頭。” 明 劉基 《過秦樓》詞:“且高歌對酒,趁取韶華未晚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關(guān)于<子見南子>》:“如謂《桑中》一篇,有瀆圣明,則各本《詩經(jīng)》,均存而不廢,能受于庭下,吟于堂上,獨(dú)不得高歌于大庭廣眾之中乎?!?/p>
(2).放聲高唱的歌曲。 明 申涵光 《寓金陵柬諸知己》詩:“顏熱聽高歌,歌終帶涕泗。” 李洪程 《放歌太行山水間》:“ 太行山 回應(yīng)起雄壯的高歌。”
不管
不管 (bùguǎn) 不顧,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;無視不利的結(jié)果 in spite of;despite 不管身體好壞,他都工作到深夜 連詞。表示在任何條件或情況下結(jié)果都不會改變,后面常有副詞“都”“總”“也”等跟他呼應(yīng) whether;no matter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點(diǎn),認(rèn)為這些缺點(diǎn)在他身上是不可饒恕的,而不管這些缺點(diǎn)在別人身上的情況如何填溝壑
填溝壑 (tián gōuhè) 死的自謙說法。人死埋于地下,故稱“填溝壑” die 未填溝壑而托之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》林正大名句,滿江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