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元之述夢見寄》:
高秋枕席涼,晝寢還清曠。
不嘲君腹便,獨(dú)夢予爾訪。
豈忘相規(guī)言,仍記群小訪。
始知端正心,寐語尚不誑。
{左忄右敞}怳何讒人,告子亦孟浪。
吾聞有尸蟲,伺惡多相尚。
耽睡受其惑,子心恐成恙。
勉子守庾曹,勿使茲物王。
魂交昧聰明,寤后成清唱。
誦玩自省循,徒爾增怊悵。
不能檢細(xì)微,遂使言屢貺。
雖然甚頑鄙,內(nèi)顧無過當(dāng)。
仲尼稱天厭,季路猶行行。
何當(dāng)謝勤誠,為子傾嘉釀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(rèn)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。——魯迅《故鄉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頑鄙
愚鈍鄙陋。語出《老子》:“眾人皆有以,而我獨(dú)頑似鄙?!?王弼 注:“無所欲為,悶悶昏昏,若無所識,故曰頑且鄙也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別通》:“故多聞博識,無頑鄙之訾;深知道術(shù),無淺闇之毀也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顪Y傳》:“吏者民命,而常頑鄙,今如并之,吏多選清良者造職,大化宣流,民物獲寧?!?唐 暢當(dāng) 《自平陽館赴郡》詩:“奉恩謬符竹,伏軾省頑鄙?!?明 方孝孺 《與鄭叔度書》之一:“僕頑鄙之資,無與於人?!?/p>
內(nèi)顧
(1).回頭看?!墩撜Z·鄉(xiāng)黨》:“升車必正立執(zhí)綏,車中不內(nèi)顧?!?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夫君人者,黈纊塞耳,車中不內(nèi)顧?!?/p>
(2).指對家事、國事或其他內(nèi)部事務(wù)的顧念?!稘h書·酷吏傳·楊仆》:“失期內(nèi)顧,以道惡為解。” 顏師古 注:“內(nèi)顧,言思妻妾也?!?晉 左思 《詠史》詩之八:“外望無寸祿,內(nèi)顧無斗儲?!薄度龂萘x》第九一回:“今南方已平,可無內(nèi)顧之憂。不就此時討賊,恢復(fù)中原,更待何日?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廠里的工潮已經(jīng)解決, 吳蓀甫 勝利了;他沒有內(nèi)顧之憂了。”
無過
(1).沒有過失。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《史記·蒙恬列傳》:“我何罪於天,無過而死乎?”《文獻(xiàn)通考·經(jīng)籍五》:“詩發(fā)乎情者也,而情之所發(fā),其辭不能無過?!?/p>
(2).沒有超過?!妒酚洝ぬK秦列傳》:“夫挾彊 秦 之勢以內(nèi)劫其主,罪無過此者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七:“何者最苦,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婬欲?!薄督鹗贰分旧稀罚骸八猿刑欤瑹o過乎質(zhì)。天其祐之,惟精惟一?!?/p>
(3).不外乎,只不過。 唐 白居易 《白發(fā)》詩:“不肯長如漆,無過總作絲。最憎明鏡里,黑白半頭時?!?元 無名氏 《馮玉蘭》第一折:“你把那行裝整頓,無過是一琴一鶴緊隨身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五:“﹝ 陳德甫 ﹞無過在解舖里上些帳目,管些收錢舉債的勾當(dāng)。”
(4).猶不如,比不上。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勸農(nóng)》:“俺天生的快手賊無過。衙舍里消消沒的脧,扛酒去前坡?!?/p>
梅堯臣名句,和元之述夢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