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知吳致政韻》:
晚學知誰繼后塵,鄉(xiāng)閭舊仰老成人。
門無車馬何妨靜,室有詩書不厭分。
鬧里抽身甘寂寞,閒中覓中鬭清新。
杖藜莫惜頻過我,共醉床頭滿榼春。
注釋參考
晚學
晚學 (wǎnxué) 后輩學生 study later 〈方〉∶指下午的課業(yè)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 放晚學后塵
[follow in sb.'s footsteps] 行路時身后揚起的灰塵,比喻在別人的后面
干工作要勇于創(chuàng)新,不步后塵
詳細解釋(1).行進時后面揚起的塵土。《文選·鮑照<舞鶴賦>》:“逸翮后塵,翱翥先路。” 李善 注:“言飛之疾,塵起居鶴之后?!?/p>
(2).比喻在他人之后。 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:“余雖不敏,請尋后塵?!?唐 杜甫 《戲為六絕句》之五:“竊攀 屈 宋 宜方駕,恐與 齊 梁 作后塵?!?蕭三 《南京路上》詩:“一個一溜往前走,二人緊緊地步后塵。”
鄉(xiāng)閭
亦作“鄊閭”。1.古以二十五家為閭,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(xiāng),因以“鄉(xiāng)閭”泛指民眾聚居之處?!豆茏印び坠佟罚骸伴f男女之畜,修鄉(xiāng)閭之什伍?!薄赌淆R書·禮志上》:“郡縣有學,鄉(xiāng)閭立教?!?宋 王安石 《原教》:“夫婦者無失其為夫婦也,率是也有賞,不然則罪,鄉(xiāng)閭之師,族酇之長。”
(2).家鄉(xiāng);故里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傳》:“少稱鄉(xiāng)閭,長聞邦國?!?宋 曾鞏 《應(yīng)舉啟》:“足跡不游於場屋,姓名不署於鄉(xiāng)閭。” 元 秦竹村 《行香子·知足》曲:“壯歲鄉(xiāng)閭,養(yǎng)志閑居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題張上舍劭竹林獨坐圖》詩:“十年不對鄉(xiāng)閭竹,垞北垞南思sha{1-1}人?!?清 汪文桂 《秋日同季弟歸里和韻》:“秋深才得返鄊閭,弱弟偕行賦《遂初》?!?/p>
(3).鄉(xiāng)親;同鄉(xiāng)。《后漢書·朱儁傳》:“ 儁 以孝致名,為縣門下書佐,好義輕財,鄉(xiāng)閭敬之。”《舊唐書·高季輔傳》:“丑言過行,見嗤於鄉(xiāng)閭;忘義私昵,取擯於親族。” 宋 蘇轍 《巢谷傳》:“予以鄉(xiāng)閭,故幼而識之?!?明 無名氏 《白兔記·祭賽》:“鄉(xiāng)閭來朝賀,社戶保災(zāi)非。”
老成人
(1).年高有德的人?!稌けP庚上》:“汝無侮老成人,無弱孤有幼。” 明 方孝孺 《答鄭仲辯書》之二:“數(shù)百年禮義之門,而足下於今為老成人,在乎慎重學術(shù),以表厲后生。”
(2).指年老敦厚者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一○四回:“兩個年輕小子,天天在一起,沒有一個老成人在旁邊,他兩個便無話不談,真所謂‘言不及義’,那里有好事情串出來?!?/p>
(3).特指舊臣?!对姟ご笱拧な帯罚骸半m無老成人,尚有典刑。” 朱熹 集傳:“老成人,舊臣也?!?唐 韓愈 《論孔戣致仕狀》:“﹝ 孔戣 ﹞今年纔七十,筋力耳目,未覺衰老,憂國忘家,用意深遠,所謂朝之耆德老成人者?!?宋 蘇洵 《管仲論》:“ 晉 襲 文公 之餘威,得為諸侯之盟主者,百有餘年,何有?其君雖不肖,而尚有老成人焉?!?/p>
(4).練達持重的人。 唐 杜牧 《唐故宣州觀察使御史大夫韋公墓志銘》:“公幼不戲弄,冠為老成人,解褐得官,出羣眾中,人不敢旁戲嫚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兀骸爱斈沁M退維谷的時候,便是個練達老成人,也祇得如此,何況你。”
吳芾名句,知吳致政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