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馬廷鸞《題芳洲詩集》:
虎踞已知王氣盡,鵑啼誰感帝魂哀。
怪渠冊后詩情苦,曾到留都豐鎬來。
注釋參考
虎踞
(1).如虎之蹲踞。比喻人物威武。 宋 李石 《續(xù)博物志》卷十:“ 商容 與 殷 民觀 周 師之入……見 太公 ,曰:‘吾新君也。’ 容 曰:‘非也。其人虎踞而鷹趾,當(dāng)敵將眾,威怒自倍?!?/p>
(2).喻指地形的雄壯險要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一五六引 晉 張勃 《吳錄》:“ 劉備 曾使 諸葛亮 至京,因觀 秣陵 山阜,乃嘆曰:‘ 鐘山 龍蟠, 石頭 虎踞,帝王之宅也?!?唐 李白 《金陵歌送別范宣》:“ 石頭 巉巖如虎踞,凌波欲過滄 江 去?!?/p>
(3).形容怪石雄偉之狀。 唐 王績 《游北山賦》:“石當(dāng)階而虎踞,泉度牖而龍吟?!?/p>
王氣
舊指象征帝王運數(shù)的祥瑞之氣。《東觀漢記·光武帝紀》:“望氣者言, 舂陵城 中有喜氣,曰:‘美哉王氣,鬱鬱蔥蔥?!?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:“ 王濬 樓船下 益州 , 金陵 王氣黯然收?!薄豆沤裥≌f·臨安里錢婆留發(fā)跡》:“這術(shù)士喚做 廖生 ……忽一日夜坐,望牛斗之墟,隱隱有龍文五采,知是王氣?!?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五章:“ 崇禎 眼看我們 李闖王 要得天下,所以趕快挖了 李 家祖墳,泄了 李 家祖墳上的王氣?!?/p>
鵑啼
亦作“ 鵑嗁 ”。相傳杜鵑啼聲凄苦。因多用以形容人的思念之苦或悲怨之深。 元 虞集 《送王君實御史》詩:“鸎滿 輞川 君定到,鵑啼 劒閣 我思歸?!?元 王元鼎 《雁傳書》套曲:“鵑啼春思月中魂,花迷蝶夢窗前影?!?清 戴璐 《藤陰雜記》卷一:“看階前草緑苔青,無非生意;聽墻外鵑啼雀噪,恐有寃魂?!?清 趙細瓊 《喝火令》詞:“鶴唳風(fēng)聲杳,鵑嗁月影寒?!眳⒁姟?鵑魂 ”。
感帝
見“ 感生帝 ”。
馬廷鸞名句,題芳洲詩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