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陽及汨羅,無乃褊其衷。
出自唐朝顧況《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》
大賢舊丞相,作鎮(zhèn)江山雄。自鎮(zhèn)江山來,何人得如公。
處士待徐孺,仙人期葛洪。一身控上游,八郡趨下風(fēng)。
比屋除畏溺,林塘曳煙虹。生人罷虔劉,井稅均且充。
大府肅無事,歡然接悲翁。心清百丈泉,目送孤飛鴻。
數(shù)年鄱陽掾,抱責(zé)棲微躬。首陽及汨羅,無乃褊其衷。
楊朱并阮籍,未免哀途窮。四賢雖得仁,此怨何匆匆。
老氏齊寵辱,於陵一窮通。本師留度門,平等冤親同。
能依二諦法,了達(dá)三輪空。真境靡方所,出離內(nèi)外中。
無邊盡未來,定惠雙修功。蹇步慚寸進(jìn),飾裝隨轉(zhuǎn)蓬。
朝行楚水陰,夕宿吳洲東。吳洲復(fù)白云,楚水飄丹楓。
晚霞燒回潮,千里光曈曈。蓂開海上影,桂吐淮南叢。
何當(dāng)翼明庭,草木生春融。
注釋參考
首陽
山名。一稱 雷首山 ,相傳為 伯夷 、 叔齊 采薇隱居處?!对姟ぬ骑L(fēng)·采苓》:“采苓采苓, 首陽 之巔?!?毛 傳:“ 首陽 ,山名也?!薄墩撜Z·季氏》:“ 伯夷 、 叔齊 ,餓于 首陽 之下,民到于今稱之。”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“ 武王 已平 殷 亂,天下宗 周 ,而 伯夷 、 叔齊 恥之,義不食 周 粟,隱於 首陽山 ,采薇而食之?!卑?, 首陽山 在今何地,舊說不一。《論語》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:“ 首陽山 在 河?xùn)| 蒲坂 , 華山 之北, 河曲 之中?!?蒲坂 故城,在今 山西省 永濟(jì)縣 南。
汨羅
(1).江名。 湘江 支流。在 湖南省 東北部。上游 汨水 有東西兩源:東源出 江西省 修水縣 境,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縣 東北境 龍璋山 。兩源在 平江縣 城西匯合后稱 汨羅江 ,西流到 湘陰縣 北注入 洞庭湖 。 戰(zhàn)國 時(shí) 楚 詩人 屈原 憂憤國事,投此江而死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:“﹝ 屈原 ﹞於是懷石遂自投 汨羅 以死。” 漢 劉向 《九嘆·離世》:“惜 師延 之浮渚兮,赴 汨羅 之長流。” 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四篇:“ 原 在 湘 沅 之間九年,行吟澤畔,顏色憔悴,作《離騷》。終懷石自投 汨羅 以死,時(shí)蓋 頃襄王 十四五年(前二八五或六)也。”
(2).借指 屈原 。 清 姚康 《<嵞山集>序》:“謂詩文必窮而后工者,大約取證 汨羅 、 杜陵 諸君子?!?/p>
無乃
無乃 (wúnǎi) 表示委婉反問。不是;豈不是 wouldn’t that be…? 無乃爾是過與?!墩撜Z·季氏》 無乃不可乎?!蹲髠鳌べ夜?p>顧況名句,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- 10夏杰語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