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林景熙《客懷》:
道出簫臺北,青鞋第幾山。
看云生遠(yuǎn)思,臨水覺衰顏。
石室猿空老,花時燕獨(dú)還。
春光已愁寂,況復(fù)在兵間。
注釋參考
簫臺
即鳳臺。 簫史 的chui{1*1}簫臺。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試術(shù)》:“未夕陽先著歸鞭,祇盼著, 簫臺 鳳鳥,天邊鸞鶴,云中雞犬?!眳⒁姟?簫史 ”。
青鞋
亦作“ 青鞵 ”。1.指草鞋。 唐 杜甫 《發(fā)劉郎浦》詩:“白頭厭伴漁人宿,黃帽青鞋歸去來。” 仇兆鰲 注:“沉氏曰:黃帽,籜冠。青鞋,芒鞋?!?宋 辛棄疾 《點(diǎn)絳唇》詞:“青鞋自喜,不踏 長安市 ?!?清 鄭燮 《贈圖牧山》詩:“青鞵踏曉露,小閣延朝暾。”
(2).借指筆套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戲詠猩猩毛筆》:“明窗脫帽見蒙茸,醉著青鞋在眼中。”
林景熙名句,客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