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必東都外,此處可抽簪。
出自唐朝孔德紹《行經(jīng)太華》
紛吾世網(wǎng)暇,靈岳展幽尋。
寥廓風(fēng)塵遠(yuǎn),杳冥川谷深。
山昏五里霧,日落二華陰。
疏峰起蓮葉,危塞隱桃林。
何必東都外,此處可抽簪。
注釋參考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東都
(1).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。(1) 商 代指 商丘 ,在 殷 ( 殷墟 )之東。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縣 ?!蹲髠鳌ざü哪辍罚骸胺忸惩廉垺§?相土 之 東都 ,以會(huì)王之東蒐?!?楊伯峻 注:“ 相土 , 殷商 之祖。《太平御覽》八十二引《竹書紀(jì)年》云:‘ 后相 即位,居 商丘 ?!瘎t, 相土 之 東都 為今 河南 商丘縣 ?!币徽f指 帝丘 (今 河南省 濮陽縣 )。參閱《通鑒地理通釋》卷四。(2) 西周 指 洛邑 ,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西。在 鎬京 之東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拔?成王 合諸侯城 成周 ,以為 東都 ,崇 文 德焉?!?3) 東漢 都 洛陽 ,在 西漢 京都 長安 之東。 漢 班固 有《東都賦》。(4) 隋唐 時(shí)指 洛陽 。時(shí)京都在 長安 ?!端鍟奂o(jì)上》:“﹝ 大業(yè) 五年春正月﹞戊子,上自 東都 還京師?!薄缎绿茣じ咦诩o(jì)》:“﹝ 顯慶 二年十二月﹞丁卯,以 洛陽宮 為 東都 。”(5) 南唐 指 廣陵 ,在 建康 之東。故址在今 江蘇省 揚(yáng)州市 。 宋 陸游 《南唐書·烈祖紀(jì)》:“﹝ 昇 元 元年﹞以 建康 為 西都 , 廣陵 為 東都 ?!?6) 元 代指 大梁 。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。 清 侯方域 《定鼎說》:“勝國有三都焉:冬春居 大都 、 東都 …… 東都 者, 大梁 也?!?/p>
(2).代指 東漢 。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五言出 漢 時(shí), 蘇 李 首更號(hào)。 東都 漸瀰漫,派別百川導(dǎo)?!?明 宋濂 《張侍講<翠屏集>序》:“文之難言久矣。 周 秦 以前,固無庸議。下此唯 漢 為近古,至於 東都 則漸趨於綺靡。”
(3). 長安 東都門 的省稱。 漢 疏廣 與侄 受 同時(shí)退隱,滿朝百官祖餞于 東都門 外,后以“東都”謂致仕或餞別之地?!赌淆R書·徐孝嗣傳》:“ 世祖 問 儉 曰:‘誰可繼卿者?’ 儉 曰:‘臣 東都 之日,其在 徐孝嗣 乎!’”《文選·江淹<別賦>》:“帳飲 東都 ,送客 金谷 ?!?李善 注引 蘇林 曰:“ 長安 東都門 也。”參見“ 東都門 ”。
抽簪
謂棄官引退。古時(shí)作官的人須束發(fā)整冠,用簪連冠于發(fā),故稱引退為“抽簪”?!段倪x·沉約<應(yīng)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>》:“將陪告成禮,待此未抽簪。” 李善 注引 鍾會(huì) 《遺榮賦》:“散髮抽簪,永縱一壑?!?唐 李深 《游爛柯山》詩:“真興得津梁,抽簪永游衍。” 宋 樂史 《廣卓異記·御制送詩并序》:“遺榮期入道,辭老競(jìng)抽簪?!?清 曹寅 《半軒至真州舟次即事》詩之二:“終須霖雨去,未老慎抽簪?!?/p>
孔德紹名句,行經(jīng)太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乳燕鳴鳩惱醉眠,起臨芳草思芊綿作者:孫應(yīng)時(shí)作品:和簡(jiǎn)叔
- 腳力倦時(shí)山始好,芙蓉東畔赤松西
- 居人昨日相過說,鶴已生孫竹滿池作者:李洞作品:贈(zèng)青龍印禪師
- 廬山山北潑藍(lán)青,碧羅幛裹翡翠屏
- 鹿馬何難辨是非,寧勞卜筮問安危。
- 威遲哀壑底,徒旅慘不悅。
- 清溪訪鹿跡,古澗窺龍頭作者:李彌遜作品:次韻王才元陪季申樞密諸公游東山之作
- 終是雞群有等威作者:許有壬作品:南鄉(xiāng)子 和明初鶴饑韻四首
- 十五年前會(huì)虎溪,白蓮齋后便來西作者:齊己作品:荊渚感懷寄僧達(dá)禪弟三首
- 高樓影背星河轉(zhuǎn),疏生氣兼風(fēng)露寒作者:司馬光作品:和邵興宗秋夜學(xué)舍宿直
- 4寵之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