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真宗《真宗御制二首》:
鴻源濬發(fā),睿圖誕彰。
高明錫義,累洽延祥。
巍巍藝祖,溥率實生。
煌煌文考,區(qū)宇大康。
珍符昭類,實歷綿長。
物性茂遂,民欲阜昌。
甫田多稼,禾黍穰穰。
含生嘉育,鳥財蹌蹌。
八紱統(tǒng)域,九服要荒。
沐浴惠澤,祗畏典常。
隔谷分壞,望斗產(chǎn)方。
閏襲冠帶,來奉生璋。
峨峨雙闕,濟濟明堂。
諸侯執(zhí)帛,天后當陽。
何以產(chǎn)等,兗衣鄉(xiāng)裳。
何以褒德,略車乘黃。
聲明煥赫,雅頌汪洋。
啟茲丕緒,祐我無疆。
大統(tǒng)斯集,大樂斯掦。
俯隆宗祏,仰繼穹蒼。
注釋參考
九服
(1).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區(qū)?!吨芏Y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乃辨九服之邦國:方千里曰王畿,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(wèi)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(zhèn)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何夔傳》:“先王辨九服之賦以殊遠近,制三典之刑以平治亂。”
(2).指全國各地區(qū)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法王寺碑》:“濟橫流而臣九服,握乾綱而子萬姓。”《周書·文帝紀下》:“俾九服寧謐,誠賴翊贊之功?!?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敘》:“人見其令雷行于九服,而不知其令未至階闥也?!?/p>
(3).古代王和后的九種服制?!吨芏Y·天官·屨人》“掌王及后之服屨” 漢 鄭玄 注:“王吉服有九。”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制度·九服》:“九服:冕服六(大裘至玄冕),弁服三(韋弁、文弁、冠弁)?!?/p>
要荒
要,要服;荒,荒服。古稱王畿外極遠之地。亦泛指遠方之國。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二》:“昔者 唐 虞 崇舉九賢,布之於位,而海內(nèi)大康,要荒來賓,麟鳳在郊?!薄段倪x·班固<典引>》:“卓犖乎方州,洋溢乎要荒。” 李周翰 注:“要荒,違國也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壬午西域河中游春》詩:“何日要荒同入貢,普天鐘鼓樂清平?!?明 李東陽 《麓堂詩話》:“ 荊 楚 之音,圣人不録,實以要荒之故?!?/p>
真宗名句,真宗御制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