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關(guān)景仁《贈小蘇》:
昔日聞蘇小,今朝見小蘇。
未知蘇小貌,得似小蘇無。
注釋參考
蘇小
即 蘇小小 。 唐 白居易 《杭州春望》詩:“濤聲夜入 伍員 廟,柳色春藏 蘇小 家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楚云》詩:“記得 錢塘 兩 蘇小 ,不知誰箇擅傾城。” 郁達夫 《題閩縣陳貽衍<西湖記游>畫集》詩之一:“南渡江山氣不雄, 錢塘 蘇小 可憐蟲?!眳⒁姟?蘇小小 ”。
得似
怎似;何如。 五代 齊己 《寄湘幕王重書記》詩:“可能有事關(guān)心后,得似無人識面時?” 宋 陳亮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送章德茂大卿使虜》詞:“自笑堂堂 漢 使,得似洋洋 河 水,依舊只流東?” 明 劉基 《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》詩:“吾儕幸味苦,得似道傍李?”
小蘇
(1).稍獲蘇息。 宋 陸游 《書喜》詩:“歲收儉薄雖中熟,民得蠲除已小蘇。”
(2).稱 宋 蘇轍 。 宋 蘇洵 與其子 蘇軾 、 蘇轍 并有文名,世稱 洵 為 老蘇 , 軾 為 大蘇 , 轍 為 小蘇 。 明 袁宏道 《由天池逾含嶓嶺至三峽澗記》:“當(dāng)余初趨 江州 時, 謫仙 之飛瀑, 小蘇 之三峽澗,已奔注吾胸,如與闊友期將至?!?郁達夫 《寄曼陀、養(yǎng)吾市師》詩:“卻緣家有 元方 在,贏得人間説 小蘇 ?!?/p>
關(guān)景仁名句,贈小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