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華《詠史十一首》
昂藏獬豸獸,出自太平年。亂代乃潛伏,縱人為禍愆。
嘗聞斷馬劍,每壯朱云賢。身死名不滅,寒風(fēng)吹墓田。
精靈如有在,幽憤滿松煙。
漢皇修雅樂,乘輿臨太學(xué)。三老與五更,天王親割牲。
一人調(diào)風(fēng)俗,萬國和且平。單于驟款塞,武庫欲銷兵。
文物此朝盛,君臣何穆清。至今壝壇下,如有簫韶聲。
巢許在嵩潁,陶唐不得臣。九州尚洗耳,一命安能親。
綿邈數(shù)千祀,丘中誰隱淪。朝游公卿府,夕是山林人。
蒲帛揚(yáng)側(cè)陋,薜蘿為縉紳。九重念入夢,三事思降神。
且設(shè)庭中燎,寧窺泉下鱗。
漢時(shí)征百粵,楊仆將樓船。幕府功未立,江湖已騷然。
島夷非敢亂,政暴地仍偏。得罪因懷璧,防身輒控弦。
三軍求裂土,萬里詎聞天。魏闕心猶在,旗門首已懸。
如何得良吏,一為制方圓。
秦滅漢帝興,南山有遺老。危冠揖萬乘,幸得厭征討。
當(dāng)君逐鹿時(shí),臣等已枯槁。寧知市朝變,但覺林泉好。
高臥三十年,相看成四皓。帝言翁甚善,見顧何不早。
咸稱太子仁,重義亦尊道。側(cè)聞驪姬事,申生不自保。
暫出商山云,朅來趨灑掃。東宮成羽翼,楚舞傷懷抱。
后代無其人,戾園滿秋草。
日照昆侖上,羽人披羽衣。乘龍駕云霧,欲往心無違。
此山在西北,乃是神仙國。靈氣皆自然,求之不可得。
何為漢武帝,精思遍群山。糜費(fèi)巨萬計(jì),宮車終不還。
蒼蒼茂陵樹,足以戒人間。
天生忠與義,本以佐雍熙。何意李司隸,而當(dāng)昏亂時(shí)。
古墳襄城野,斜徑橫秋陂。況不禁樵采,茅莎無孑遺。
高標(biāo)尚可仰,精爽今何之。一忤中常侍,銜冤誰見知。
嘗觀黨錮傳,撫卷不勝悲。
文侯耽鄭衛(wèi),一聽一忘餐。白雪燕姬舞,朱弦趙女彈。
淫聲流不返,慆蕩日無端。獻(xiàn)歲受朝時(shí),鳴鐘宴百官。
兩床陳管磬,九奏殊未闌。對此唯恐臥,更能整衣冠。
蜀主相諸葛,功高名亦尊。驅(qū)馳千萬眾,怒目瞰中原。
曹伯任公孫,國亡身不存。社宮久蕪沒,白雁猶飛翻。
勿言君臣合,可以濟(jì)黎元。為蜀諒不易,如曹難復(fù)論。
六國韓最弱,末年尤畏秦。鄭生為韓計(jì),且欲疲秦人。
利物可分社,原情堪滅身。咸陽古城下,萬頃稻苗新。
沂水春可涉,泮宮映楊葉。麗色異人間,珊珊搖珮環(huán)。
展禽恒獨(dú)處,深巷生禾黍。城上飛海云,城中暗春雨。
適來鳴珮者,復(fù)是誰家女。泥沾珠綴履,雨濕翠毛簪。
電影開蓮臉,雷聲飛蕙心。自言沂水曲,采萍兼采菉。
歸徑雖可尋,天陰光景促。憐君貞且獨(dú),愿許君家宿。
徒勞惜衾枕,了不顧雙蛾。艷質(zhì)誠可重,淫風(fēng)如禮何。
周王惑褒姒,城闕成陂陀。
注釋參考
至今
至今 (zhìjīn) 直至此刻 up to now 至今杳無音信 直到今天 to this day;so far壝壇
(1).土筑的象征壇的高臺。《儀禮·聘禮》:“為壝壇畫階?!?鄭玄 注:“壝土象壇也。” 賈公彥 疏:“其壇,壝土為之,無成,又無尺數(shù),象之而已?!?/p>
(2).指祭壇。 唐 李華 《詠史》詩之二:“至今壝壇下,如有簫韶聲?!?/p>
(3).壝和壇,指整個(gè)祭祀場所。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大禮》:“時(shí)壝壇內(nèi)外,凡數(shù)萬眾,皆肅然無譁?!?/p>
簫韶
(1). 舜 樂名?!稌ひ骛ⅰ罚骸啊逗嵣亍肪懦桑P皇來儀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安貧》:“萬鈞之為重,衝飈不能移,《簫韶》未九成,靈鳥不紆儀也。” 明 汪廷訥 《廣陵月》第二出:“梨園職掌,寵倖徼天上,論《簫韶》九成奚讓,試看彩鳳來儀,太平有象?!?/p>
(2).泛指美妙的仙樂。 唐 李紳 《憶夜直金鑾殿承旨》詩:“月當(dāng)銀漢玉繩低,深聽簫韶碧落齊?!?/p>
李華名句,詠史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