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趙長卿《花心動》
綠水平湖,浸芙渠爛錦,艷勝傾國。半斂半開,斜立斜敧,好似困嬌無力。水仙應(yīng)赴瑤池宴,醉歸去、美人扶策。駐香駕、擁波心媚容,倩妝顏色。曾見苕川澄碧。勻粉面、溪頭舊時(shí)相識。翠被繡裀,彩扇香篝,度歲杳無消息。露痕滴盡風(fēng)前淚,追往恨、悠悠蹤跡。動怨憶。多情自家賦得。
注釋參考
水仙
見“ 水仙 ”。
亦作“ 水僊 ”。1.傳說中的水中神仙。 唐 司馬承順 《天隱子·神解八》:“在人謂之人仙,在天曰天仙,在地曰地仙,在水曰水仙,能變通之曰神仙?!?宋 王安石 《小姑》詩:“初學(xué)水仙騎赤鯉,竟尋山鬼從文貍?!?宋 趙令畤 《侯鯖錄》卷八:“ 馮夷 , 華陰 , 潼鄉(xiāng) 隄伯 人也。服八石,得水仙,是為 河伯 ?!卑?, 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德序外傳記》稱 伍子胥 為水仙;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洞庭山》稱 屈原 為水仙。因 伍子胥 死后被沉尸于江; 屈原 自投 汨羅江 以死,故后人傳說為水仙。
(2).謂水葬者。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風(fēng)俗》:“胡之北有 射姑 之國,其親死,則棄尸於江中,謂之‘水仙’?!?/p>
(3).稱遍游江湖樂而忘返之人。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陶峴》:“﹝ 陶峴 ﹞富有田業(yè),擇家人不欺而了事者,悉付之,身則汎艚江湖,遍游煙水,往往數(shù)歲不歸…… 吳 越 之士,號為水仙?!?/p>
(4).琴曲名?!端刹佟返暮喎Q。 宋 陳亮 《訴衷情》詞:“數(shù)聲《漁父》,一曲《水仙》,歌斷還愁?!?明 夏完淳 《夜宿山館》詩:“《水仙》未成調(diào),《廣陵》已絶散。” 康有為 《出都留別諸公》詩:“一曲蒼茫奏《水仙》,靈飛鬼嘯一千年?!?/p>
(5)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地下鱗莖作卵圓形,葉子條形,傘形花序,花白色,中心黃色,有香味。供觀賞,鱗莖和花可入藥。亦指此種植物的花。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四:“ 楊誠齋 云:世以水仙為金琖銀臺。蓋單葉者,其中真有一酒琖,深黃而金色?!?清 黃宗羲 《小園記》:“買瓦盆百餘,以植草花:水僊、艾人、芳洲、洛陽、茉莉?!?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閑情記趣》:“種水仙無 靈璧 石,余嘗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。” 冰心 《住事·別后》:“﹝一個(gè)女子﹞正低頭畫那鋼琴上擺著的一盆水仙?!眳㈤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水仙》。
應(yīng)赴
接應(yīng)趨援?!逗鬂h書·西域傳序》:“ 安帝 永初 元年,頻攻圍都護(hù) 任尚 、 段禧 等,朝廷以其險(xiǎn)遠(yuǎn),難相應(yīng)赴,詔罷都護(hù)?!薄赌鲜贰こ翍c之傳》:“今四方尚未知義師之舉,而 劭 據(jù)有天府,首尾不相應(yīng)赴,此危道也?!?/p>
瑤池
瑤池 (yáochí) 神話中昆侖山上的池名,西王母所住的地方;美池,多指宮苑中的池 abode of fairy mother goddess歸去
歸去 (guīqù) 回去 go back 離家已久,今當(dāng)歸去美人
美人 (měirén) beauty 美女 一個(gè)長著油光發(fā)亮的黑頭發(fā)、紅嘴唇、眼睛一點(diǎn)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品德高尚的人;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里扶策
(1).攙扶;支撐。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十六:“舟忽傾側(cè),上墮於池中,宮嬪并內(nèi)侍從官并躍入池,扶策登岸,移時(shí)方安。” 元 孟漢卿 《魔合羅》第二折:“ 玉娘 聽言,慌速雇了頭口,直至城南廟中,扶策到家,入門氣絶?!?元 吳昌齡 《張?zhí)鞄煛沸ㄗ樱骸皬?qiáng)扶策懨懨病裹身,空凝望盈盈月下人?!?/p>
(2).簇?fù)怼?元 無名氏 《冤家債主》第一折:“引著些箇潑男潑女相扶策,你,你,你,則待每日上花臺?!薄端疂G傳》第六十回:“眾頭領(lǐng)扶策 宋江 出來主事。”
趙長卿名句,花心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動物肢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