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瑞《偶題》:
陶公恒得法外意,張顛獨(dú)悟書中神。
口耳不到方是妙,言動可擬皆非真。
寒泉冷冷出空谷,幽鳥主請鳴陽春。
政索解人不可得,舉似俗子翻成嗔。
注釋參考
索解人
指能夠理解意義的人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 謝安 年少時(shí),請 阮光祿 道《白馬論》。為論以示 謝 ,于時(shí) 謝 不即解 阮 語,重相咨盡,阮乃嘆曰:‘非但能言人不可得,正索解人亦不可得!’” 清 胡鳴玉 《訂訛雜錄·索解人不得》:“索解人三字本連,與能言人一例,謂求解其義也。今用作求一能解之人不可得意,非?!?/p>
不可
不可 (bùkě) 不可能;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,不可取?!巍ど蚶ā秹粝P談·活板》 學(xué)不可以已?!盾髯印駥W(xué)》 決不能,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?!顿Y治通鑒》 不可一概而論 與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舉似
奉告。 金 段成己 《題蒲城董公龍窩圖》詩:“探懷出新圖,一語煩舉似?!?明 袁宏道 《與王伯穀書》:“ 吳越 佳山水,登覽略盡。恨不能一一舉似?!?/p>
俗子
俗子 (súzǐ) 俗人 mediocre person 凡夫俗子徐瑞名句,偶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