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允平《茅葦》:
白葦黃茅幾斷魂,數(shù)家雞犬不相聞。
江南多少朱門閉,桑柘春深綠似云。
注釋參考
黃茅
(1).茅草名。 唐 白居易 《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》:“官舍黃茅屋,人家苦竹籬。”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白茅》:“茅有白茅、菅茅、黃茅、香茅、芭茅數(shù)種……黃茅似菅茅,而莖上開葉,莖下有bai{1-1}粉,根頭有黃毛,根亦短而細(xì)硬無節(jié),秋深開花穗如菅??蔀樗骶T,古名黃菅?!?/p>
(2).本謂長有黃茅的荒冢,借指死亡。 宋 楊萬里 《曾伯貢主簿挽詩》之二:“即今俱白首,赴告忽黃茅?!?/p>
斷魂
斷魂 (duànhún) 靈魂從肉體離散,指愛得很深或十分苦惱、哀傷 be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or joy;feel like a lost soul 看山欲斷魂 清明時(shí)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——唐· 杜牧《清明》家雞
亦作“ 家鷄 ”。 1.家中飼養(yǎng)的雞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次韻答堯民》:“大聞《南風(fēng)》絃,同調(diào)《廣陵散》。鶴鳴九天上,肯作家雞伴?!?/p>
(2).喻指家傳的書法技藝。 唐 柳宗元 《殷賢戲批書后寄劉連州并示孟侖二童》詩:“書成欲寄 庾安西 ,紙背應(yīng)勞手自題。聞道近來諸子弟,臨池尋已厭家雞?!?宋 蘇軾 《柳氏二外甥求筆跡》詩:“退筆成山未足珍,讀書萬卷始通神。君家自有 元和 腳,莫厭家雞更問人?!?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言語》:“ 宋去損 精八分書, 高云客 以為學(xué)從祖 比玉 。 宋 云:‘僕固不厭家鷄,然何至舍古撫今?!?/p>
(3).借指自己詩文的技法和風(fēng)格。 元 耶律楚材 《<贈高善長一百韻>序》:“﹝ 高善長 ﹞與 龍崗居士 善,尤長於詩,而酷愛余之拙語,蓋自厭家鷄耳?!眳⒁姟?家雞野雉 ”。
(4).喻指妻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戲書少游壁》詩:“ 秦氏 烏生八九子,鴉烏之兄畢逋尾。憶炊門牡烹伏雌,未肯增巢令女棲。莫愁野雉疎家雞,但愿主人印纍纍。” 任淵 史容 注:“恐以新間舊也。”
(5).喻指親生子女。 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諺語》:“南都閭巷中常諺:‘家雞打的團(tuán)團(tuán)轉(zhuǎn),野雞打的貼天飛?!?孫錦標(biāo) 《通俗常言疏證·家族》:“按二語謂親生子及養(yǎng)子也。今 江 北語云:家雞打得騰騰轉(zhuǎn),野雞打得著天飛?!?/p>
(6).動物學(xué)術(shù)語。即雞。因由其始祖原雞長期馴養(yǎng)而成,故稱。
相聞
(1).彼此都能聽到。極言距離之近?!独献印罚骸班弴嗤u犬之聲相聞。” 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?!?宋 蘇軾 《表忠觀碑》:“四時(shí)嬉游,歌舞之聲相聞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西江月·井岡山》詞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頭鼓角相聞?!?/p>
(2).互通信息;互相通報(bào)?!逗鬂h書·隗囂傳》:“自今以后,手書相聞,勿用傍人解構(gòu)之言?!薄毒劳ㄑ浴す饐T外途窮懺悔》:“有十餘年不相聞了,何期今日得遇?”《清史稿·諸王傳三·貝子彰泰》:“將軍 蔡毓榮 調(diào)遣 漢 兵,今進(jìn)取 貴州 ,若不相聞,恐礙軍機(jī)?!?/p>
陳允平名句,茅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