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事花上塵,惠心空中境
出自唐代皎然《白云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》:
望遠(yuǎn)涉寒水,懷人在幽境。
為高皎皎姿,及愛蒼蒼嶺。
果見棲禪子,潺湲灌真頂。
積疑一念破,澄息萬緣靜。
世事花上塵,惠心空中境。
清閑誘我性,遂使腸慮屏。
許共林客游,欲從山王請(qǐng)。
木棲無名樹,水汲忘機(jī)井。
持此一日高,未肯謝箕潁。
夕霽山態(tài)好,空月生俄頃。
識(shí)妙聆細(xì)泉,悟深滌清茗。
此心誰得失,笑向西林永。
注釋參考
世事
世事 (shìshì) 世上的事 affairs of human life 早歲那知世事艱,中原北望氣如山?!稌鴳崱? 人情世故 worldly wisdom 善于世事上塵
舊時(shí)表奏函牘中表示謙抑的套語(yǔ),意為有污尊長(zhǎng)視聽。 晉 庾亮 《讓中書監(jiān)表》:“止足之分,臣所宜守,而偷榮昧進(jìn),日爾一日,謗讟既集,上塵圣朝。” 宋 宋祁 《上李相為撰燕子樓記書》:“輒譔定記草,上塵省覽。審若疎謬蕪累,恐辱琬琰,伏望掇去,別咨名才?!?清 《與董樵書》:“形跡阻隔,悃款莫通。輒録數(shù)詩(shī),上塵洞矚。”
心空
佛教語(yǔ)。謂心性廣大,含容萬象,有如虛空之無際。亦指本心澄澈空寂無相。 唐 王維 《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》詩(shī):“眼界今無染,心空安可迷?!?唐 龐蘊(yùn) 《雜詩(shī)》:“十方同聚會(huì),個(gè)個(gè)學(xué)無為。此是選佛場(chǎng),心空及第歸。”
中境
(1).猶中土,指中原地區(qū)。《魏書·禮志一》:“正位中境,奄有萬方?!?/p>
(2).心境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衣服》:“ 武帝 緣金丹示孽,中境躁亂。”
皎然名句,白云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