黜官自西掖,待罪臨下陽
出自唐代岑參《初至西虢官舍南池,呈左右省及南宮諸故人》:
黜官自西掖,待罪臨下陽。
空積犬馬戀,豈思鹓鷺行。
素多江湖意,偶佐山水鄉(xiāng)。
滿院池月靜,卷簾溪雨涼。
軒窗竹翠濕,案牘荷花香。
白鳥上衣桁,青苔生筆床。
數(shù)公不可見,一別盡相忘。
敢恨青瑣客,無情華省郎。
早年迷進(jìn)退,晚節(jié)悟行藏。
他日能相訪,嵩南舊草堂。
注釋參考
黜官
(1).減省官吏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熬旁?, 鄭 公孫黑肱 有疾,歸邑于公。召室老宗人,立 段 ,而使黜官薄祭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黜官,無多受職?!?楊伯峻 注引 沉欽韓 補(bǔ):“黜官者,減省其家臣?!?/p>
(2).貶降官職?!侗笔贰の合剃柾蹯麄鳌罚骸叭严拢娫诔⒅?,語音不聽仍舊。若有故為,當(dāng)降爵黜官?!?唐 韓愈 《藍(lán)田縣丞廳壁記》:“ 元和 初,以前大理評(píng)事言得失黜官,再轉(zhuǎn)而為丞茲邑?!?/p>
(3).罷免官職。 唐 元結(jié) 《別何員外》詩:“黜官二十年,未曾暫崎嶇。終不病貧賤,寥寥無所拘。忽然逢知己,數(shù)月領(lǐng)官符。” 清 吳敏樹 《太常徐先生傳》:“其后庫大獄興,先后管庫者,以庫丁賄通姦伏法,或以失察黜官,而先生無預(yù)也。”
西掖
(1).宮闕西側(cè)。 漢 劉楨 《贈(zèng)徐干》詩:“誰謂相去遠(yuǎn),隔此西掖垣?!?/p>
(2).中書或中書省的別稱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漢官儀》卷上:“左右曹受尚書事,前世文士,以中書在右,因謂中書為右曹。又稱西掖?!?唐 張九齡 《酬周判官兼呈耿廣州》詩:“既起南宮草,復(fù)掌西掖制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贈(zèng)家園次湖州守五十韻》:“北門供奉吏,西掖祕(mì)書丞。”
待罪
待罪 (dàizuì) hold a post 舊時(shí)官吏常怕因失職而獲罪,使以待罪為自己供職的謙詞 臣無功竊寵,待罪河?xùn)|。(當(dāng)時(shí)季布任河?xùn)|守。)——《史記·季布傳》 等候治罪 wait for punshment 待罪于朝?!睹魇贰ずH饌鳌?h3>臨下(1).從高望下?!秶Z·晉語七》:“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(tái)而望曰:‘樂夫!’對(duì)曰:‘臨下之樂則樂矣,德義之樂則未也。’”
(2).指治理下屬。 漢 蔡邕 《陳太丘碑》:“不徼訐以干時(shí),不遷貳以臨下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在上哀矜,臨下莊敬?!薄侗饼R書·幼主紀(jì)論》:“網(wǎng)羅俊乂,明察臨下,文武名臣,盡其力用?!?魯迅 《墳·論照相之類》:“治 吳 時(shí)候,如此驕縱酷虐的暴主(指 孫皓 ),一降 晉 ,卻是如此卑劣無恥的奴才。 中國 常語說,臨下驕者事上必諂,也就是看穿了這把戲的話?!?/p>
岑參名句,初至西虢官舍南池,呈左右省及南宮諸故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