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負天下望,必憂天下責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》:
既負天下望,必憂天下責。
每聞諫諍辭,苦意多矯激。
心存義勇赤,氣與虹霓白。
所論言必從,豈若水投石?陰邪日已銷,事理頗已得。
莫將經濟術,抑郁向胸臆。
注釋參考
負天
違背天意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獻帝紀一》:“ 羌滇吾 素為 勛 所厚,乃以兵捍眾曰:‘ 蓋長史 清賢,汝曹殺之者為負天。’” 宋 陸游 《寄題求志堂》詩:“窮居求志達行道,倘不塞責真負天?!?/p>
憂天
擔心天塌下來。喻多余的顧慮。亦以喻憂慮國家危亡。 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·和林卿韻》詞之二:“疇昔憂天,如今懷土,田舍雞肥社酒香?!?清 方文 《移尊過萬茂先兼悼蘇武子》詩:“華髮蕭疎將蹈海,朱顏憔悴為憂天。” 清 魏源 《<公羊春秋>論下》:“憂天憫人不得已之心,百世如將見之。” 清 黃遵憲 《述懷》詩:“時時發(fā)狂疾,痛灑憂天淚。”參見“ 杞人憂天 ”。
梅堯臣名句,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