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鱗雁齒鏡中開,濺沫為霖遍九垓
出自清代納蘭性德《湯泉應(yīng)制》:
魚鱗雁齒鏡中開,濺沫為霖遍九垓。
不用劫灰求仿佛,便從天漢象昭回。
桑壇法駕乘春轉(zhuǎn),鶴禁仙鑣問寢來。
遙祝海隅同帝澤,年年長聽屬車雷。
注釋參考
魚鱗
(1).魚身上的鱗片。《楚辭·九歌·河伯》:“魚鱗屋兮龍?zhí)?,紫貝闕兮朱宮?!?王逸 注:“言 河伯 所居,以魚鱗蓋屋?!?南朝 梁 王筠 《春日》詩:“風生似羊角,云上若魚鱗。” 徐朝夫 《孤鶩》:“有的干脆說:魚鱗也沒吃過一片!”
(2).鱗次,依次相接?!赌印涠旮怠罚骸扒E廣丈二尺,□□丈六尺,垂前衡四寸,兩端接尺相覆,勿令魚鱗三。” 孫詒讓 間詁:“言為荅之法,以木兩端相銜接,以尺為度,不可鱗次不相覆也。”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,青紫貂蟬充盈幄內(nèi),魚鱗左右?!?顏師古 注:“言在帝之左右,相次若魚鱗也?!?北周 庾信 《溫湯碑》:“ 秦皇 餘石,仍為雁齒之階; 漢武 舊陶,即用魚鱗之瓦?!?宋 梅堯臣 《和吳沖卿元會》:“殿前冠劍魚鱗立,東風入仗旗腳迴。” 章炳麟 《沉藎哀辭》:“塊抱關(guān)于大別兮,龍蛇虎豹坌沓而魚鱗?!?/p>
(3).引申為依次,一個接一個地。 宋 葉適 《送鄭虞任赴京西檢法官》詩:“事繁絲唾亂,神靜魚鱗理。”
(4).古代兵陣名。即魚麗陣。 唐太宗 《<帝范>序》:“躬擐甲胄,親當矢石,夕對以魚鱗之陣,朝臨以鶴翼之圍。”
(5).比喻水面細碎的波紋。 唐 白居易 《早春西湖閑游》詩:“小橋裝雁齒,輕浪甃魚鱗。” 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語》卷中:“眼看江水成秋色,吹到魚鱗是斷云?!?/p>
(6).借指魚鱗狀的云。 宋 梅堯臣 《春晴對月》詩:“云掃魚鱗靜,天開桂魄清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﹝ 癡珠 ﹞便提起筆,另行將那段末數(shù)聯(lián)謄出,是:彩云三素,忽散魚鱗;寶月一奩,旋虧蟾魄。”
(7).借指瓦片。 宋 陸游 《村舍》詩:“新墻拆龜兆,疎瓦斷魚鱗?!薄痘ㄔ潞邸返诎嘶兀骸伴w分三層,上層左臨試院,萬片魚鱗,右接東城,一行雉堞?!?/p>
(8).代稱魚。 郭沫若 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囚籠中的小鳥還想飛返山林,豢池中的魚鱗還想逃回大海?!?/p>
雁齒
亦作“鴈齒”。1.比喻排列整齊之物。 北周 庾信 《溫湯碑》:“ 秦皇 餘石,仍為雁齒之階?!?倪璠 注:“雁齒,階級也。《白帖》:‘橋有雁齒。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答客問杭州》詩:“大屋詹多裝雁齒,小航船亦畫龍頭?!?/p>
(2).常比喻橋的臺階。 唐 白居易 《答王尚書問履道池舊橋》詩:“虹梁雁齒隨年換,素板朱欄逐日修?!?宋 張先 《破陣樂·錢塘》詞:“雁齒橋紅,裙腰草緑,云際寺、林下路?!?清 金農(nóng) 《十五夜對月有懷淮上舊游》詩:“西風一桁秋河路,涼笛三更鴈齒階。”
(3).草名?!稜栄拧め尣荨贰熬d馬,羊齒” 晉 郭璞 注:“草細葉,葉羅生而毛,有似羊齒,今 江 東人呼為雁齒?!薄读簳こ良s傳》:“雁齒麋古,牛唇彘首?!?/p>
濺沫
飛濺的水花。 隋 薛道衡 《入郴江》詩:“跳波鳴石磧,濺沫擁沙洲?!?唐 陸龜蒙 《紀夢游甘露寺》詩:“跳音簇鞞鼓,濺沫交矛戟。” 元 zhu{1|1}德潤 《題子明雪泉》詩:“六花濺沫成夭巧,一派潛流激莫湍?!?/p>
九垓
(1).亦作“ 九畡 ”、“ 九陔 ”。中央至八極之地?!秶Z·鄭語》:“王者居九畡之田,收經(jīng)入以食兆民?!?韋昭 注:“九畡,九州之極數(shù)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今普天一統(tǒng),九垓同風?!?北齊 魏收 《枕中篇》:“九陔方集,故眇然而迅舉;五紀當定,想窅乎而上征。”《明史·韓爌傳》:“念先帝臨御雖止旬月,恩膏實被九垓?!?/p>
(2).亦作“ 九閡 ”、“ 九陔 ”。九層。指天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封禪文>》:“上暢九垓,下泝八埏?!?李善 注:“垓,重也……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?!薄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專精厲意逝九閡,紛云六幕浮大海?!?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閡亦陔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日未移晷,周章九陔。” 晉 郭璞 《游仙詩》之六:“升降隨長煙,飄飄戲九垓?!?唐 吳筠 《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》詩:“ 董氏 出六合,王君升九垓。”
納蘭性德名句,湯泉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