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峰竦壁水縈帶,有怪膴膴如周原
出自宋代陳邕《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》:
飛飛鳴梟啄金屋,孔雀飲泉牛抵觸。
杜鵑喜免百巢嗔,鷦鷯強息一枝足。
燭天光焰幾許長,日眩東極升朝陽。
世人謾作詩老看,肩拍呂葛心羲皇。
玉珂金鑰裁通籍,錦水銅梁俄浪跡。
兩河磔裂甲欲洗,四壁呻吟飯無吃。
萍漂蓬轉(zhuǎn)客夔門,棲遲瀼西復(fù)東屯。
群峰竦壁水縈帶,有怪膴膴如周原。
縱橫豺虎深稂莠,熊兒執(zhí)耒驥子耨。
除芒落杵未流匙,問有長巡消息否。
峽云巴月困冥搜,去醉洞庭湘浦秋。
溪山留得金石響,定應(yīng)騎氣時神游。
捫參歷井甘飛轍,端為空花聽鳥設(shè)。
簿書叢里制舟來,風(fēng)雨聲中與春別。
仰窺層閣俯平川,想見杜曲桑麻田。
更起鳴酬儻可待,一彈指頃三千年。
注釋參考
縈帶
(1).旋曲的帶子。 晉 陸機(jī) 《贈交阯公真》詩:“高山安足凌,巨海猶縈帶。”《初學(xué)記》卷六引 晉 袁山松 《宣都記》:“人自山南至頂,俯臨 大江 如縈帶。” 唐 李德裕 《流杯亭》詩:“激水自山椒,析波分淺瀨?;丨h(huán)疑古篆,詰曲如縈帶。”
(2).環(huán)繞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汾水》:“數(shù)十里間道險隘,水左右悉結(jié),偏梁閣道,累石就路,縈帶巖側(cè)。” 唐 李華 《吊古戰(zhàn)場文》:“河水縈帶,群山糾紛?!?宋 沉遼 《南漪堂》詩:“縈帶夕陽移畫舸,留連明月臥前川?!?清 張岱 《陶庵夢憶·日月湖》:“四圍湖岸,亦間植名花果木以縈帶之?!?清 梅曾亮 《<阮小咸詩集>序》:“ 江寧 郡城,其西北包十餘山,林壑深遠(yuǎn);而 秦淮 、 清溪 之水縈帶其下。”
(3).形容城池垣環(huán)水抱,形勢險要?!吨軙ね鯋倐鳌罚骸坝?,則城池?zé)o縈帶之險;欲戰(zhàn),則士卒有土崩之勢?!薄侗笔贰ね趿`王思政等傳論》:“﹝ 王思政 ﹞設(shè)縈帶之險,修守御之術(shù),以一城之眾,抗傾國之師?!薄端鍟び菔阑鶄鳌罚骸熬茱w梯於縈帶;聳樓車於武岡?!?/p>
膴膴
膏腴;肥沃?!对姟ご笱拧ぞ偂罚骸?周 原膴膴堇荼如飴?!?毛 傳:“膴膴,美也?!?晉 張載 《七哀詩》:“恭文遙相望,原陵鬱膴膴?!?唐 辯機(jī) 《<大唐西域記>贊》:“降生故基,與川原而膴膴;潛靈舊址,對郊阜而茫茫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中國地質(zhì)略論》:“嗚呼!不待十年,將見此膴膴中原,已非復(fù)吾曹之故國!”
周原
(1). 周 城的原野。 周 ,地名,在 岐山 南。為 周 室之發(fā)祥地。《詩·大雅·緜》:“ 周 原膴膴,堇荼如飴?!?鄭玄 箋:“ 周 之原,地在 岐山 之南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五聲調(diào)曲·商調(diào)曲四》:“惟翰惟屏,膴膴於 周 原?!薄妒酚洝ぶ鼙炯o(jì)》“ 周 后稷 ,名 棄 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因 太王 所居 周 原,因號曰 周 。”
(2).泛指 中國 的土地。 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:“膴膴 周 原,茫茫 禹 壤,其竟如斯而長已矣耶?”
(3).廣闊的原野。 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:“神都天府之國,四通五達(dá)之關(guān),繚以濬塹,袤以周原。”
陳邕名句,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