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騎鯨而翳鳳,遂登高而俯深
出自宋代岳珂《蘇文忠潘墨詩帖贊》:
懷絕世之清音,嘆媸妍之難諶。
慨丸墨之未改,挹古人而寄心。
褐黯黯以如漆,笏瑯瑯而抵金。
貯冰壺其自如,渺一塵這弗侵。
彼遠臭以何歸,謾花柳之繁陰。
姓昧昧以污人,雖千年而亦喑。
予得此詩,跫然長吟。
想先生之清標,契謫仙于同襟。
凌九垓而神會,豈入海之可尋。
方將抱月乘風,攜壺命琴。
短墨帝于玄圃,挾客卿于翰林。
快騎鯨而翳鳳,遂登高而俯深。
執(zhí)此卷而撰杖,筮得朋于盍簪。
秋露其滴,玉蜍自斟。
捧詩硯之如箕,淬詞鋒之發(fā)鐔。
付張李于一吷,視滄溟于蹄{左足右岑}。
逸興天游,浩無古今。
斗杓回光,曦車發(fā)晨。
承謦欬于緒言,猶足以投微機于芥針也。
注釋參考
騎鯨
(1).亦作“ 騎京魚 ”。《文選·揚雄〈羽獵賦〉》:“乘巨鱗,騎京魚?!?李善 注:“京魚,大魚也,字或為鯨。鯨亦大魚也。”后因以比喻隱遁或游仙。 宋 晁補之 《少年游·次季良韻》詞:“它日騎鯨,尚憐迷路,與問眾仙真?!?元 耶律楚材 《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》之六:“清興無涯騰八表,騎鯨踏破赤城霞?!?明 張煌言 《沉彤庵閣學艤舟南日山》詩:“袖歸當有支機石,豈遂騎鯨向碧空?!?清 姚鼐 《阜城作》詩:“側(cè)聞 太山 谷,往往仙人行。云霄晝下鹿, 東海 遠騎鯨。”
(2).亦作“ 騎鯨魚 ”、“ 騎長鯨 ”。 杜甫 《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》詩“幾歲寄我空中書,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” 清 仇兆鰲 注:“南尋句,一作‘若逢 李白 騎鯨魚’。按:騎鯨魚,出《羽獵賦》。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,溺死 潯陽 ,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。”后用為詠 李白 之典。 宋 陸游 《長歌行》:“人生不作 安期生 ,醉入 東海 騎長鯨。” 金 李端甫 《太白扇頭》詩:“巖冰澗雪 謫仙 才,碧海騎鯨望不回?!?明 李東陽 《李太白》詩:“人間未有飛騰地,老去騎鯨卻上天?!?/p>
翳鳳
本謂以鳳羽為車蓋,后用為乘鳳之意。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金山觀月》詞:“揮手從此去,翳鳳更驂鸞?!?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九日游云洞和韓南澗尚書韻》詞:“翳鳳驂鸞公去,落佩倒冠吾事,抱病且登臺。”
登高
登高 (dēnggāo) 上到高處。也特指重陽節(jié)登山的風俗 ascend a height 登高壯觀天地間,大江茫茫去不還?!啤?李白《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》岳珂名句,蘇文忠潘墨詩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