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顧況《曲龍山歌》
曲龍丈人冠藕花,其顏色映光明砂。玉繩金枝有通籍,
五岳三山如一家。遙指叢霄沓靈島,島中曄曄無凡草。
九仙傲倪折五芝,翠鳳白麟回異道。石臺石鏡月長明,
石洞石橋連上清。人間妻子見不識,拍云揮手升天行。
摩天截漢何瀟灑,四石五云更上下。下方小兆更拜焉,
愿得騎云作車馬。
子欲居九夷,乘桴浮于海。圣人之意有所在,
曲龍何在在海中。石室玉堂窅玲瓏,其下琛怪之所產(chǎn),
其上靈棲復(fù)無限。無風(fēng)浪頂高屋脊,有風(fēng)天晴翻海眼。
愿逐剛風(fēng)騎吏旋,起居按摩參寥天。鳳凰頰骨流珠佩,
孔雀尾毛張翠蓋。下看人界等蟲沙,夜宿層城阿母家。
注釋參考
九夷
(1).古代稱東方的九種民族。亦指其所居之地?!墩撜Z·子罕》:“子欲居九夷?!?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:“東方之夷有九種。”《后漢書·東夷傳》:“夷有九種。曰:‘畎夷、于夷、方夷、黃夷、白夷、赤夷、玄夷、風(fēng)夷、陽夷。’” 明 袁袞 《遠(yuǎn)游賦》:“昔 孔 圣之周流兮,居九夷而弗陋?!币徽f指玄菟、樂浪、高驪、滿飾、鳧更、索家、東屠、倭人、天鄙。見《爾雅·釋地》“九夷”疏。
(2).泛稱少數(shù)民族?!稌ぢ瞄帷罚骸八焱ǖ漓毒乓陌诵U?!?孔 傳:“九、八,言非一?!薄段淖印ぞ\》:“故 秦 楚 燕 魏 之歌,異聲而皆樂,九夷八狄之哭,異聲而皆哀?!?唐 李白 《明堂賦》:“九夷五狄順方向而來奔?!?明 陸深 《傳疑錄》:“諸侯述職,於是乎布政。三公中階之前,北面東上;九夷之國,東門之外,西面北上?!?/p>
乘桴
乘坐竹木小筏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道不行,乘桴浮於海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す軐巶鳌罚骸八毂軙r難,乘桴越海,羈旅 遼東 三十餘年。”后用以指避世。 唐 王維 《濟(jì)上四賢詠》:“已聞能狎鳥,余欲共乘桴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》:“飄然欲作乘桴計(jì),一到 扶桑 恨未能?!?梁啟超 《澳亞歸舟雜興》詩:“乘桴豈是先生志,銜石應(yīng)憐后死心?!?/p>
顧況名句,曲龍山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