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(jiān)《李沖元真贊》:
冶百鏈之金,而中黃鐘之宮。
琢無瑕之玉,而成夜光之璧。
可用饗帝,可用活國(guó)。
師曠不世而無聞,韞櫝藏之而無悶。
士亦何得於山林,元?jiǎng)锥|谷也故肥遯。
注釋參考
師曠
春秋 晉國(guó) 樂師。善于辨音?!睹献印るx婁上》:“ 師曠 之聰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?!眳㈤啞蹲髠鳌贰ⅰ秶?guó)語(yǔ)》、《逸周書》、《莊子》、《呂氏春秋》等書。后以為聽覺超凡,善辨音律的偶像人物。 唐 楊炯 《渾天賦》:“螟何細(xì)兮, 師曠 清耳而不聞, 離朱 拭目而無見。”
不世
不世 (bùshì) 非凡,罕有 outstanding 成語(yǔ)解釋一世所無,意即極不平凡、非常了不起。無聞
無聞 (wúwén) 沒有名聲;沒有成名 inglorious 默默無聞 指耳聾 deaf 耳無聞,目無見櫝藏
(1).《論語(yǔ)·子罕》:“ 子貢 曰:‘有美玉於斯,韞匵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’子曰:‘沽之哉!沽之哉!我待賈者也?!眳X同“ 櫝 ”。后因以“櫝藏”比喻懷才。 宋 蘇軾 《生日王郎以詩(shī)見慶次其韻》:“但信櫝藏終自售,豈知盌脫本無橅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被褐懷珠玉》詩(shī):“櫝藏心有待,褐短義難降?!?/p>
(2).緘藏。 宋 葉適 《太府少卿福建運(yùn)判直寶謨閣李公墓志銘》:“公文出新意……讀者雖貴珍,莫能定其價(jià)。而公亦深自櫝藏,雖子弟不覿也。”
(3).指緘藏之物。 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敘》:“晚僑 江 淮 ,海警沓至,愾然觸其中之所積,乃盡發(fā)其櫝藏,排比經(jīng)緯,馳騁往復(fù)?!?/p>
之而
須毛?!吨芏Y·考工記·梓人》:“深其爪,出其目,作其鱗之而?!?戴震 補(bǔ)注:“頰側(cè)上出者曰之,下垂者曰而,鬚鬣屬也。” 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周官下》:“而,頰毛也;之,猶與也。作其鱗之而,謂起其鱗與頰毛也……然則之為語(yǔ)詞,非實(shí)義所在矣。”與 戴 說不同。后人詩(shī)文中多用以形容須毛狀的東西或指雕刻的鳥、獸、龍等的須毛耆鬣。 宋 龔頤正 《芥隱筆記·荊公押而字》:“ 荊公 乃又作‘而’字二詩(shī):‘采鯨抗波濤,風(fēng)作鱗之而?!w用《周禮·考工記》?!?清 王士禛 《龍門閣》詩(shī):“出爪作之而,神奇始何代。” 清 惲敬 《吳城萬(wàn)壽宮碑銘》:“之而為禽,鄂不為華,鑿堅(jiān)彫疏,旌旄委蛇?!?/p>
無悶
(1).沒有苦惱。多形容遺世索居或致仕退休者的心情?!兑住で罚骸啊段难浴吩唬骸q世無悶,不見是而無悶。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。” 三國(guó)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達(dá)能兼善而不渝,窮則自得而無悶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登池上樓》詩(shī):“持操豈獨(dú)苦,無悶徵在今?!?唐 白居易 《刑部尚書致仕》詩(shī):“全家遁世曾無悶,半俸資身亦有餘?!?/p>
(2).詞牌名。即“催雪”。 宋 王沂孫 、 程垓 有此詞,計(jì)九十九字。 宋 吳文英 有《催雪》一調(diào),與此全同。參閱 清 萬(wàn)樹 《詞律》卷十六。
沒有憂煩?!兑住で罚骸安怀珊趺q世無悶。” 成玄英 疏:“無悶者,謂逃遯避世,雖逢無道,心無所悶?!?/p>
黃庭堅(jiān)名句,李沖元真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晝錦榮歸何太晚,舉頭何啻仰高峰作者:姜邦達(dá)作品:賀兄得節(jié)二首
- 坐中有狂客,莫近繡簾彈。作者:蘇軾作品:題贈(zèng)田辨之琴姬
- 二國(guó)有好,臣不與及,其誰(shuí)敢德
- 斮取溪藤便作香,煉成崖蜜旋煎湯。
- 管領(lǐng)風(fēng)光唯痛飲,都城誰(shuí)是得閑人
- 故鄉(xiāng)歸來要有日,安得春江變酒從公傾。作者:陸游作品:眉州披風(fēng)榭拜東坡先生遺像
- 緩揭繡衾抽皓腕,移鳳枕,枕檀郎。
- 飄零隨處是生涯,斷梗飛蓬但可嗟。作者:陸游作品:拆號(hào)前一日作
- 回頭卻愧公車役,孤負(fù)滄洲野鶴群作者:張?jiān)?/a>作品:早發(fā)鄂渚
- 偉哉殊特觀,我來聊扣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