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籍《贈箕山僧》:
久住空林下,長齋耳目清。
蒲{1|1}團(tuán)借客坐,石磹甃人行。
似鶴難知性,因山強(qiáng)號名。
時聞衣袖里,暗掐念珠聲。
注釋參考
知性
知道人的本性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,知其性則知天矣。” 焦循 正義:“知其性,謂知其性之善也?!薄吨熳诱Z類》卷六十:“人往往説先盡其心而后知性,非也……知性,然后能盡心。先知,然后能盡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盡心由於知性,致知在於格物?!?/p>
猶智慧。 漢 班固 《游居賦》:“美 周武 之知性,謀人神以動作?!?/p>
號名
標(biāo)志;稱謂;位號?!吨芏Y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羣吏撰車徒,讀書契,辨號名之用?!?鄭玄 注:“讀書契,以簿書校録軍實(shí)之凡要。號名者,徽識,所以相別也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朕尊萬乘,毋其實(shí),吾欲造千乘之駕,萬乘之屬,充吾號名。” 唐 韓愈 《原道》:“帝之與王,其號名殊,其所以為圣一也?!?清 方苞 《書周官大司馬四時田法后》:“大司馬前期命修戰(zhàn)法,茇舍、治兵,所辨號名旗物,畿以內(nèi)毋漏焉?!?/p>
張籍名句,贈箕山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