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潛《五用出郊韻三首》:
看他南畝十分收,歸去來兮事尚悠。
夢里便尋青櫟社,生來幾過白蘋洲。
向前七袠無多歲,更后三朝即半秋。
如電如陰如幻境,還知生熟路頭不。
注釋參考
櫟社
(1).作為神社象征的櫟樹?!肚f子·人間世》:“ 匠石 之 齊 ,至於 曲轅 ,見櫟社樹。其大蔽數(shù)千牛,絜之百圍,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,其可以為舟者旁十?dāng)?shù)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櫟,木名也。社,土神也?!薄肚f子·人間世》:“ 匠石 歸,櫟社見夢曰:‘女將惡乎比予哉?’” 宋 葉適 《還華賢良九經(jīng)說賢良進(jìn)卷語林等》詩:“芄蘭恨柔蔓,櫟社嫌擁腫?!?/p>
(2).鄉(xiāng)里的代稱。 元 范梈 《立春日和王翰林》:“幾時歸櫟社,盡日接芳筵?!?/p>
生來
生來 (shēnglái) 天生;生就 born 這孩子生來就結(jié)實白蘋洲
白蘋洲 (báipínzhōu) 生滿蘋草的水邊小洲。蘋,水草,葉浮水面,夏秋開小白花,故稱白蘋 the land in which the marsilea guadrifolia grow in river or lake吳潛名句,五用出郊韻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