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君生不逮堯舜,死合夷齊俱首陽
出自宋代俞疇《跋山谷書范滂傳帖》:
貂珰群雛擅天綱,手驅(qū)名流入鉤黨。
屯云蔽日日光無,卯金神器春冰上。
汝南節(jié)士居危邦,志劃蕭艾扶蘭芳。
致君生不逮堯舜,死合夷齊俱首陽。
千年興壞真暮旦,殷鑒詎應(yīng)如許遠(yuǎn)。
安知后人哀后人,又起諸賢落南嘆。
宜州老子筆有神,蟬蛻顏揚(yáng)端逼真。
少模龍爪已名世,晚用雞毛亦絕人。
平生孟博吾尚友,時(shí)事骎骎建寧舊。
胸蟠萬卷老蠻鄉(xiāng),獨(dú)感斯文聊運(yùn)肘。
老子書名橫九州,一紙千金不當(dāng)酬。
此書豈但翰墨設(shè),心事悢悢關(guān)百憂。
人言老子味禪悅,疾惡視滂寧爾切。
須知許國本精忠,不幸為滂甘{1*1}伏節(jié)。
九原莫作令人悲,遺墨敗素皆吾師。
從君乞取宜州字,要對崇寧黨籍碑。
注釋參考
致君
謂輔佐國君,使其成為圣明之主?!赌印びH士》:“良才難令,然可以致君見尊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(zèng)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致君 堯 舜 上,再使風(fēng)俗淳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王荊公》:“ 荊公 自以為遭遇不世出之主,展盡底藴,欲成致君之業(yè)?!?/p>
不逮
(1).不足之處;過錯(cuò)?!稌酌罚骸绊撕蟮?,交修不逮。” 孔 傳:“勉汝君為德,更代修進(jìn)其所不及?!薄稘h書·文帝紀(jì)》:“詔曰……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,以匡朕之不逮。” 顏師古 注:“不逮者,意慮所不及?!?唐 韓愈 《進(jìn)順宗實(shí)錄表狀》:“史官 沉傳師 等採事得於傳聞,詮次不精,致有差錯(cuò)。圣明所鑒,毫髮無遺,恕臣不逮,重令刊正,今并添改訖?!?孫中山 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萃全國學(xué)者之能,日稽考於古人之所已知,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,翻陳出新,開世人無限之靈機(jī)。”
(2).比不上;不及?!稌ぶ芄佟罚骸敖裼栊∽樱o勤于德,夙夜不逮?!?孔 傳:“雖夙夜匪懈,不能及古人?!?漢 陳琳 《為曹洪與魏文帝書》:“由此觀之,彼固不逮下愚?!?宋 蘇軾 《代張方平諫用兵書》:“而況所在將吏,罷軟凡庸,較之古人,萬萬不逮?!?臧克家 《京華練筆三十年》:“我自覺力有不逮,但勉力為之。”
堯舜
堯舜 (Yáo-Shùn) 堯和舜。據(jù)說都是上古的賢明君主 Emperors Yao and Shun 泛指圣人 saint;sage夷齊
伯夷 和 叔齊 的并稱。《孔叢子·陳士義》:“ 夷 齊 無欲,雖 文 武 不能制?!?唐 李白 《梁園吟》:“持鹽把酒但飲之,莫學(xué) 夷 齊 事高潔?!?廖仲愷 《有感》詩:“扣馬 夷 齊 思止暴,亡羊 臧 谷 共傷時(shí)?!眳⒁姟?夷叔 ”。
首陽
山名。一稱 雷首山 ,相傳為 伯夷 、 叔齊 采薇隱居處?!对姟ぬ骑L(fēng)·采苓》:“采苓采苓, 首陽 之巔?!?毛 傳:“ 首陽 ,山名也?!薄墩撜Z·季氏》:“ 伯夷 、 叔齊 ,餓于 首陽 之下,民到于今稱之?!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?武王 已平 殷 亂,天下宗 周 ,而 伯夷 、 叔齊 恥之,義不食 周 粟,隱於 首陽山 ,采薇而食之?!卑矗?首陽山 在今何地,舊說不一?!墩撜Z》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:“ 首陽山 在 河?xùn)| 蒲坂 , 華山 之北, 河曲 之中?!?蒲坂 故城,在今 山西省 永濟(jì)縣 南。
俞疇名句,跋山谷書范滂傳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昂邁特瑜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