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通石淙脈,硯帶海潮痕。
出自唐朝賈島《送烏行中石淙別業(yè)》
寒水長繩汲,丁泠數(shù)滴翻。草通石淙脈,硯帶海潮痕。
岳色何曾遠(yuǎn),蟬聲尚未繁。勞思當(dāng)此夕,苗稼在西原。
注釋參考
石淙
石上水流。亦指石上流水聲。 唐 韓愈 有《石淙詩》十首。 元 袁桷 《馬伯庸擬李商隱無題次韻》之一:“浣紗可是無靈匹,側(cè)足寒溪濺石淙?!?/p>
潮痕
潮退后留下的痕跡。 唐 朱鄴 《扶桑賦》:“山晴而瑞氣初動,海晚而潮痕乍濕。” 唐 李嘉祐 《仲夏江陰官舍寄裴明府》詩:“苔色侵衣桁,潮痕上井欄?!?唐 任翻 《秋晚郊居》詩:“海山藏日影,江月落潮痕?!?/p>
賈島名句,送烏行中石淙別業(yè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