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巳《招六賢之歌》:
矩矱兮姱美,風(fēng)節(jié)兮凌厲。
鶴媒兮一空,宇宙兮莫窮。
六賢去兮不復(fù)返,魂漂搖兮渺何在。
飛揚知里兮層冰峨峨,雄{尷監(jiān)換蟲}九首兮壺蜂繁多。
挾飛仙兮同游,揖清獻兮并辀。
俯幽蘭兮延佇,褰杜衡兮實處。
援北斗兮椒漿,聊徜徉兮此堂。
注釋參考
幽蘭
(1).蘭花?!冻o·離騷》:“戶服艾以盈要兮,謂幽蘭其不可佩。” 前蜀 韋莊 《上春詞》:“幽蘭報暖紫芽折,夭花愁艷蝶飛迴?!?陳毅 《冬夜雜詠·幽蘭》:“幽蘭在山谷,本自無人識。”
(2).古琴曲名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諷賦》:“臣援琴而鼓之,為《幽蘭》、《白雪》之曲。”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雪賦》:“《曹風(fēng)》以ma{1|1}衣比色, 楚 謡以《幽蘭》儷曲?!?唐 白居易 《聽幽蘭》詩:“琴中古曲是《幽蘭》,為我慇懃更弄看。”
延佇
亦作“ 延竚 ”。1.久立;久留?!冻o·離騷》:“悔相道之不察兮,延佇乎吾將反?!?王逸 注:“延,長也;佇,立貌?!?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磵石摧絶無與歸,石逕荒涼徒延佇?!?清 曹寅 《書院述事三十韻》:“我懷寄淵澹,庭戶久延佇?!?/p>
(2).引頸企立。形容盼望之切。 晉 陶潛 《停云》詩:“良朋悠邈,搔首延佇?!薄段簳ぷ跉J傳》:“承足下高問,延佇之勞,為日久矣?!薄杜f五代史·梁書·太祖紀五》:“眷言方岳,下及山林,豈無英奇,副我延佇?!?宋 葉適 《邵子文墓志銘》:“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》詩:“想見君山中,相思日延竚?!?/p>
(3).指歸隱。 南朝 宋 沉約 《赤松澗》詩:“愿受金液方,片言生羽翼……何時當來還,延佇青巖側(cè)?!?清 俞正燮 《黟縣山水記》:“﹝ 大周山 ﹞石壁幽峭,芳叢蘭坂,香潔靜明,延佇者忘疲矣?!?鄭澤 《雜詩五首答鈍庵》:“結(jié)廬金花巔,幽室聊延佇?!?/p>
(4).徘徊觀望,猶豫不決。 唐 孟郊 《宿空侄院寄澹公》詩:“明日策杖歸,去住兩延佇?!?/p>
(5).停留;逗留。 宋 朱松 《答林康民見和梅花》詩:“班荊勸客小延佇,酌酒賦詩相料理?!?明 無名氏 《畫眉序·西湖》套曲:“更無妨待月,片時延竚。” 李廣田 《冬景》:“他稍稍延佇了一會,聽到大門里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?!?/p>
(6).拖延。 宋 葉適 《奉議郎鄭公墓志銘》:“ 洙 也不肖,不足以得,懷疑重請,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?!?/p>
杜衡
亦作“ 杜蘅 ”。1.即杜若。文學(xué)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、賢人?!冻o·離騷》:“畦留夷與揭車兮,雜杜衡與芳芷?!?南朝 梁 江淹 《去故鄉(xiāng)賦》:“ 江 南之杜蘅兮色以陳,愿使黃鵠兮報佳人?!?唐 皮日休 《九諷·見逐》:“彼茨菉之叢穢兮,固不能讓乎杜衡。”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杜若》﹝釋名﹞引 蘇頌 曰:“此草一名杜衡,而草部中品自有杜衡條,即《爾雅》所謂土鹵者也。杜若,即《廣雅》所謂楚衡者也。其類自別,古人多相雜引用。故《九歌》云:‘采芳洲兮杜若?!峨x騷》云:‘雜杜衡與芳芷?!?王逸 輩皆不分別,但云香草,故二名相混?!?清 周亮工 《有介弱弟中殤賦此慰之》詩:“努力承先緒,芳洲失杜蘅。”參見“ 杜若 ”。
(2).馬兜鈴科。多年生草本。根狀莖的節(jié)間短,下端集生多數(shù)肉質(zhì)根。葉一二枚,生于莖端。單花頂生。蒴果肉質(zhì),具多數(shù)黑褐色種子。生于陰濕有腐植質(zhì)的林下或草叢中。又名杜葵、馬蹄香、土細辛、土鹵等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杜衡》﹝釋名﹞:“ 蘇恭 曰:‘杜衡葉似葵,形似馬蹄,故俗名馬蹄香?!?蘇頌 曰:‘《爾雅》杜又名土鹵,然杜若亦名杜衡,或疑是杜若,而 郭璞 注云,似葵,當是杜衡也?!?/p>
王巳名句,招六賢之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ech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