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。
出自明代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·卷十三》:
摘自《醒世恒言·卷十三》
解釋: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,卻在無意中得到了。
原文摘要:
量一會,欲待將這靴到太師府中面質一番,誠恐干礙體面,取怪不便;欲待閣起不題,奈事非同小可,曾經(jīng)過兩次法官,又著落緝捕使臣,拿下任一郎問過,事已張揚。一時糊涂過去,他日事發(fā),難推不知。倘圣上發(fā)怒,罪責非校左思右想,只得分付王觀察、冉貴自去。也叫人看轎,著人將靴兒簿子,藏在身邊,同大尹徑奔一處來。正是: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。當下太尉、大尹徑往蔡太師府中。門首伺候報覆多時,太師叫喚入來書院中相見。起居茶湯已畢,太師曰:“這公事有些下落么?”太尉道:“這賊已有主名了,卻是干礙太師面皮,不敢擅去捉他?!碧珟煹溃骸按耸路峭】桑覅s如何護短得?”太尉道:“太師便不護短,未免吃個小小驚恐?!碧珟煹溃骸澳闱艺f是誰?直恁地疑難!”太
注釋參考
踏破鐵鞋
比喻為找到某樣東西歷盡困難,花費極大的力氣。 曹靖華 《飛花集·嘆往昔,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》:“各種工具書,寧可備而不用,比臨時手忙腳亂、踏破鐵鞋,得不到恰當解決,而終以似是而非、含糊其詞了之者勝萬萬矣?!?張一弓 《張鐵匠的羅曼史》八:“你爹不是那不義之人。在你娘兒倆流落 北山 的時候,他曾踏破鐵鞋,瘋了似的,到處尋找你們的蹤跡?!眳⒁姟?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 ”。
成語解釋比喻為找某種東西歷盡困難,花費極大的力氣。踏破鐵鞋出處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:“正是: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!”使用例句各種工具書,寧可備而不用,比臨時手忙腳亂、踏破鐵鞋,得不到恰當解決?!锊芫溉A《飛花集·嘆往昔·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》得來
覓得,求得。《公羊傳·隱公五年》“公曷為遠而觀魚,登來之也” 漢 何休 注:“登讀言得來。得來之者, 齊 人語也, 齊 人名求得為得來;作登來者,其言大而急,由口授也?!薄栋儆鹘?jīng)·見水底金影喻》:“其父覓子,得來見子,而問子言:‘汝何所作,疲困如是?’”
助詞。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,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出現(xiàn)某種結果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“女孩兒諕得來一團兒顫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四折:“愁得來陡峻,瘦得來唓嗻?!?郭沫若 《棠棣之花》第三幕:“他是樂得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,胖得來,實在連走路都很艱難了?!眳⒁姟?得 ”。
費工
費工 (fèigōng) 花費的工時多于正常狀態(tài);完成某一事物所耗時間的計量單位 be time-consuming;take a lot of work;require a lot of labour馮夢龍名句,醒世恒言·卷十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