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和陶示周掾祖謝》:
聞有古學舍,竊懷淵明欣。
攝衣造兩塾,窺戶無一人。
邦風方杞夷,廟貌猶殷因。
先生饌已缺,弟子散莫臻。
忍饑坐談道,嗟我亦晚聞。
永言百世祀,未補平生勤。
今此復(fù)何國,豈與陳蔡鄰。
永愧虞仲翔,弦歌滄海濱。
注釋參考
杞夷
指古 杞國 。因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七年》有“ 杞桓公 來朝,用夷禮”語,故稱。 宋 蘇軾 《和陶示周掾祖謝》:“邦風方 杞 夷,廟貌猶 殷 因?!?/p>
廟貌
《詩·周頌·清廟序》 鄭玄 箋:“廟之言貌也,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見,但以生時之居,立宮室象貌為之耳?!币蚍Q廟宇及神像為廟貌。 三國 蜀 諸葛亮 《黃陵廟記》:“廟貌廢去,使人太息?!薄稐H史》附 宋 岳珂 《吁天辯誣通敘》:“ 孝宗 皇帝嗣位之初,首加昭雪,復(fù)其宮爵,又錫之冢地……旌以廟貌而俾有以尉部曲三軍之心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軍次實錄》:“形骸雖肖何如覺,廟貌徒嚴妄設(shè)陳。”
蘇軾名句,和陶示周掾祖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