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復(fù)不知,天子圣神,以民為憂
出自宋代陳舜俞《淮陰阻風(fēng)讒風(fēng)伯》:
滔滔淮水,溢楚之疆。
原田其潴,城郭為防。
浸以廣兮不可涉,浩乎險(xiǎn)兮不可航。
粵有行者,欲泝其央。
編莞為帆,植木為檣。
幸飄風(fēng)以憑乘,遂吾歸而徜徉。
爾風(fēng)謂何,不自西北,阻我攸往。
維伯是職,悠悠領(lǐng)以僂指,挽夫坐糧而寢餱。
伯復(fù)不知,天子圣神,以民為憂。
聞此方國,常墊橫流。
分筆舌于嚴(yán)署,咨瘡痏于諸侯。
有淑使者,仁豐義修。
體上所囑,同辭合謀。
今此欲往,會于道周。
倡和出話,下民以休。
風(fēng)之不遂,非伯誰尤。
上帝可訴,讒言孔庶。
將伯是怒,不如風(fēng)兮命之去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天子
天子 (tiānzǐ) 古以君權(quán)為神所授,故稱帝王為天子 emperor,the son of God 歸來見天子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天子坐明堂。圣神
(1).封建時(shí)代稱頌帝王之詞。亦借指皇帝。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登祖廟兮享圣神,昭靈德兮彌億年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陽給事誄》:“逮 元嘉 廓祚,圣神紀(jì)物,光昭茂緒,旌録舊勛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平淮夷雅》之一:“ 度 拜稽首,天子圣神。” 明 李東陽 《會試策問》之二:“恭惟我 太祖高皇帝 天縱圣神,驅(qū)天下之豪杰,掃蕩六合,挈斯民於衽席之上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慶歷八年》:“今事已往,且無救解之嫌,止祈圣神此后詳審庶事,毋輕置詔獄?!?/p>
(2).泛稱古代的圣人。 宋 朱熹 《<中庸章句>序》:“蓋自上古圣神,繼天立極,而道統(tǒng)之傳有自來矣?!?明 王世貞 《二酉山房記》:“上而皇帝王霸之猷,賢哲圣神之藴,下及乎九流百氏,亡所不討覈?!?/p>
(3). 太平天囯 稱上帝為“圣神”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欽定敬避字樣》:“圣神、真神、天父、神父是上帝也?!敝袊焚Y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欽定前遺詔圣書批解》:“圣神即上帝,非圣神自圣神,上帝自上帝也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欽定前遺詔圣書批解》:“上帝是圣神,連圣靈俱來?!?/p>
陳舜俞名句,淮陰阻風(fēng)讒風(fēng)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