謫官無慍如古人,交道忘言比前躅
出自唐代皎然《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(時量移湖州長史)》:
君家雙美姬,善歌工箏人莫知。
軋用蜀竹弦楚絲,清哇宛轉(zhuǎn)聲相隨。
夜靜酒闌佳月前,高張水引何淵淵。
美人矜名曲不誤,蹙響時時如迸泉。
趙琴素所嘉,齊謳世稱絕。
箏歌一動凡音輟,凝弦且莫停金罍。
淫聲已闋雅聲來,游魚噞喁鶴裴回。
主人高情始為開,高情放浪出常格。
偶世有名道無跡,勛業(yè)先登上將科。
文章已冠諸人籍。
每笑石崇無道情,輕身重色禍亦成。
君有佳人當(dāng)禪伴,于中不廢學(xué)無生。
愛君天然性寡欲,家貧祿薄常知足。
謫官無慍如古人,交道忘言比前躅。
不意全家萬里來,湖中再見春山綠。
吳興公舍幽且閑,何妨寄隱在其間。
時議名齊謝太傅,更看攜妓似東山。
注釋參考
謫官
(1).貶官另任新職。 唐 杜甫 《所思》詩:“苦憶 荊州 醉司馬,謫官樽俎定常開?!?宋 文瑩 《湘山野錄》卷中:“后果謫官於 邠 ?!?/p>
(2).被貶降的官吏?!短綇V記》卷三○九引 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張遵言》:“大王者,仙府之謫官也?!?宋 歐陽修 《論臺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(fù)札子》:“況 介 等此者雖為謫官,幸蒙陛下寬恩,各得為郡,未至失所?!?/p>
無慍
不氣憤;不怨恨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﹝ 殷覬 ﹞意色蕭然,遠(yuǎn)同 鬭生 之無慍。” 南朝 梁 何遜 《哭吳興柳惲》詩:“遠(yuǎn)識內(nèi)無慍,深衷外有規(guī)?!?宋 劉克莊 《題小室》詩之一:“ 士師 何止三無慍, 中散 居然七不堪。”
古人
古人 (gǔrén) 泛指前人,以區(qū)別于當(dāng)世的人 the ancients;one who has passed away交道
交道 (jiāodào) 與…聯(lián)系,與…來往 have truck with 他任何時候都不與粗野人打交道忘言
(1).謂心中領(lǐng)會其意,不須用言語來說明。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隱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。” 宋 陳師道 《次韻德麟植檜》:“蕭蕭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慚搜句百無功?!?/p>
(2).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。《晉書·山濤傳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?!?唐 韓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況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?!?/p>
(3).忘其所言;不須言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言事·抗疏中輟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權(quán)奸已敗,即往事果真,亦當(dāng)忘言,此等追敘,似乎蛇足?!?/p>
前躅
前人的遺范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撰征賦》:“欽 仲舒 之睟容,遵縫掖於前躅?!?唐 劉禹錫 《登司馬錯故城》詩:“登臨值蕭辰,周覽壯前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撫陽湖吳公文》:“曰承前躅之養(yǎng)癰兮,丁南 贛 之多盜?!?/p>
皎然名句,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(時量移湖州長史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