勢雄三洞雙溪境,義動(dòng)千秋萬古情
出自宋代姜特立《和曾少卿婺學(xué)建稽古閣三賢堂》:
君侯敏手鎮(zhèn)星城,杰閣巍堂指日成。
經(jīng)籍大恢新教化,英賢重振舊聲名。
勢雄三洞雙溪境,義動(dòng)千秋萬古情。
一唯家傳人供仰,盍將此道覺諸生。
注釋參考
三洞
(1).道教經(jīng)典分洞真、洞玄、洞神三部,合稱“三洞”。言通玄達(dá)妙,其統(tǒng)有三,故云“三洞”。見《云笈七籤》卷六引《道門大論》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吳郡石像銘》:“又有受持 黃 老 ,好尚神仙,職在三洞,身帶八景,更竭丹款,復(fù)共奉迎。”
(2).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。 唐 顧況 《步虛詞》:“迥步游三洞,清心禮七真?!?宋 王禹偁 《太一宮祭迴寄韓德純道士》詩:“自慙懷祿仕,蠹此力穡民。又拋三洞趣,來入九衢塵?!?/p>
雙溪
(1).水名。在 浙江 。附近風(fēng)景幽美。 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詩:“徑出 梅花橋 , 雙溪 納歸潮。” 王琦 注引 薛方山 《浙江通志》:“ 雙溪 在 金華縣 南,一曰 東港 ,一曰 南港 。 東港 之源出 東陽 之 大盆山 ,過 義烏 ,合眾流西行入縣境,又合 杭慈溪 、 白溪 、 東溪 、 西溪 、 坦溪 、 玉泉溪 、 赤松溪 之水,經(jīng) 馬鋪嶺 石碕巖 ,下與 南港 會(huì)。 南港 之源出 縉云 之 黃碧山 ,過 永康 武義 入縣境,又合 松溪 、 梅溪 之水,經(jīng) 屏山 西北行,與 東港 會(huì)於城下,故曰 雙溪 ?!?宋 李清照 《武陵春》詞:“聞?wù)h 雙溪 春尚好,也擬泛輕舟。只恐 雙溪 舴艋舟,載不動(dòng)許多愁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畫》詩之二:“不知尺許蒼茫里,誰是 雙溪 第一峯?!?/p>
(2).指 苕 霅 二溪。在 浙江 。 宋 蘇軾 《雙荷葉·湖州賈耘老小妓名雙荷葉》詞:“雙溪丹,清光偏照雙荷葉。雙荷葉,紅心未偶,緑衣偷結(jié)。”
千秋萬古
猶言千秋萬代,形容歲月長久。 唐 劉希夷 《公子行》:“百年同謝西山日,千秋萬古北邙塵?!?元 范梈 《王氏能遠(yuǎn)樓》詩:“醉捧 勾吳 匣中劍,斫斷千秋萬古愁?!?夏衍 《秋瑾傳》第三幕第二場:“記錄下來,好讓千秋萬古的人知道。”
成語解釋猶言千秋萬代,形容歲月長久。千秋萬古出處唐·劉希夷《公子行》:“百年同謝西山日,千秋萬古北邙塵?!笔褂美渥砼蹙鋮窍恢袆?,斫斷千秋萬古愁?!镌し稐锻跏夏苓h(yuǎn)樓詩》姜特立名句,和曾少卿婺學(xué)建稽古閣三賢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業(yè)風(fēng)吹浩劫,蝸角爭浮名作者:文天祥作品:遇靈陽子談道贈(zèng)以詩
- 紅葉飛時(shí),青山缺處,云橫秋影斜陽。
- 大梁二月杏花開,綿衣公子乘傳來
- 三椽五合不求余,汩汩營營笑拙疏作者:釋正覺作品:退天童上太守吳學(xué)士
- 繞屋人扶行不得,閑窗學(xué)得鷓鴣啼作者:辛棄疾作品:添字浣溪沙(三山戲作)
- 愁煩,琵琶手倦彈,這堝兒休扭做潯陽岸作者:張鳴善作品:【中呂】粉蝶兒_思情霧鬢云
- 口不能言臆對(duì),雖扁鵲、藥石難除
- 良農(nóng)知土性,肥瘠有不同作者:趙孟頫作品: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前者驛使來,忽枉行軍詩。作者:岑參作品:虢中酬陜西甄判官見贈(zèng)
- 煙花宜落日,絲管醉春風(fē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