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滕岑《行路難》:
行路難,東南地傾水瀰漫。
三江五湖滄海寬,魚龍出沒肆神奸。
萬斛不勞一蹴翻,江水有潮溪有灘。
錢塘潮頭平越山,乘潮寄命呼吸間。
上灘篙挽寸步慳,下灘小跌淪奔湍。
我行河道差若安,亡奈眾堰為阻艱。
兩牛力盡費躋攀,咫尺猶如限重關(guān)。
行路難西南之險更莫言。
一山至有百八盤,猿猱欲上愁復(fù)還。
汝知憚行要登船。
恐汝膽落濆淖旋。
此去投北經(jīng)中原,崑崙萬里傾濁瀾。
一吞數(shù)舟歲常然,舟楫么麼吁難全。
陸行崤函車不前,況復(fù)羊腸萬屈蟠。
其余禹歷諸山川,深入無底高{左扌右致}天。
行路難,有如此,不如閉門且隱幾。
門前有地平如砥,無憂那憂勃堆起。
注釋參考
崤函
亦作“ 崤崡 ”。 崤山 和 函谷 。自古為險要的關(guān)隘。 函谷 東起 崤山 ,故以并稱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左有 崤 函 重險, 桃林 之塞。” 宋 孫奕 《履齋示兒編·字說·集字一》:“ 殽 ,山名; 函 ,谷名?;蜃?崤 崡 ?!本﹦ 镀酵跫{媳斬伍奢》:“望云巒和霧嶺羊腸曲險,想這里必定是古戍 崤 函 ?!?/p>
況復(fù)
亦作“況復(fù)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(fù)武功彰?!?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(fù)塵隨眼,鬢髮還應(yīng)雪滿頭?!?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》曲:“眼波橫,況復(fù)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(fù)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?!?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(fù)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(fù)見君時?!?/p>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(fù)不相識?!?/p>
羊腸
(1).喻指狹窄曲折的小路?!段究澴印け劇罚骸氨埃蚰c亦勝,鋸齒亦勝,緣山亦勝,入谷亦勝?!?唐 杜甫 《喜聞官軍已臨賊境》詩:“路失羊腸險,云橫雉尾高?!?清 陳維崧 《青玉案·移寓積翠閣用藝香詞韻》詞:“梯空架就羊腸路,領(lǐng)俊鶻,穿煙去?!比纾貉蚰c小道。
(2).山名?!冻o·大招》:“西薄 羊腸 ,東窮海只。” 洪興祖 補注:“《戰(zhàn)國策》注云: 羊腸 , 趙 險塞名,山形屈辟,狀如羊腸。今在 太原 晉陽 之西北?!薄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昂沃^九山? 會稽 、 太山 、 王屋 、 首山 、 太華 、 岐山 、 太行 、 羊腸 、 孟門 ?!?/p>
(3). 羊腸坂 的省稱?!妒酚洝の菏兰摇罚骸拔粽?魏 伐 趙 ,斷 羊腸 ,拔 閼與 ,約斬 趙 , 趙 分而為二?!?隋 江總 《并州羊腸坂》詩:“三春別帝鄉(xiāng),五月度 羊腸 。”參見“ 羊腸坂 ”。
屈蟠
盤曲。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桃》引 漢 衛(wèi)宏 《漢舊儀》:“ 東誨 之內(nèi) 度朔山 上有桃屈蟠三千里?!?唐 杜甫 《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》詩:“惆悵老大藤,沉吟屈蟠樹。” 宋 陸游 《寄酬曾學(xué)士》詩:“小印紅屈蟠,兩端黃蠟涂?!?清 陳田 《明詩紀(jì)事辛籤·孫承宗》:“作為文章,伸紙屬筆,蛟龍屈蟠,江河競注?!?/p>
滕岑名句,行路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