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生禮樂留侯箸,此事而翁卻自知
出自宋代陳普《詠史上漢高帝八首》:
氣力才勝野外儀,情懷頗樂漢中兒。
兩生禮樂留侯箸,此事而翁卻自知。
注釋參考
兩生
漢 初, 叔孫通 為 劉邦 定朝儀,使征 魯 地諸生三十余人,有兩生不肯行,謂 叔孫通 所為不合于古。 叔孫通 笑其為真鄙儒,不知時變。后以“兩生”喻指熟諳禮樂典籍而不知權變的人。 元 歐陽玄 《靜修先生畫象贊》:“於 ?;?之仁,而見不可留之四皓;以 世祖 之略,而遇不能致之兩生?!眳㈤啞妒酚洝⒕词鍖O通列傳》。
禮樂
禮節(jié)和音樂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(tǒng)治目的?!抖Y記·樂記》:“樂也者,情之不可變者也;禮也者,理之不可易者也。樂統(tǒng)同,禮辨異。禮樂之説,管乎人情矣?!?孔穎達 疏:“樂主和同,則遠近皆合;禮主恭敬,則貴賤有序?!薄秴问洗呵铩っ舷摹罚骸澳嗣鼧穾熈暫隙Y樂?!?高誘 注:“禮所以經(jīng)國家,定社稷,利人民;樂所以移風易俗,蕩人之邪,存人之正性。” 唐 杜甫 《秋野》詩之三:“禮樂攻吾短,山林引興長?!?/p>
留侯
秦 末, 張良 運籌帷幄,佐 劉邦 平定天下,以功封 留侯 。詩文中常用為稱頌功臣之典。 晉 劉琨 《重贈盧諶》詩:“ 白帝 幸 曲逆 , 鴻門 賴 留侯 。” 唐 張九齡 《送張說》詩:“ 山甫 歸應疾, 留侯 功復成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 筌 註《黃帝陰符經(jīng)》,推演幽奧,僉謂 鬼谷 留侯 復生?!?/p>
而翁
你的父親。用于稱人父親,或為父者自稱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則幸分我一桮羹?!?清 吳嘉紀 《哀羊裘為孫八賦》詩:“晨起雪霏霏,取裘覆兒女。亭午號朔風,兒持衣而翁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三○三:“五經(jīng)爛熟家常飯,莫似而翁歠九流?!?/p>
自知
自知 (zìzhī) 認識自己;自己明了 know oneself陳普名句,詠史上漢高帝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