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岳珂《銀青清白頌語贊》:
嗚呼死生,如一旦暮。
達(dá)觀其大,等視來去。
如古之圣賢,所謂曳杖山木之歌,啟手淵冰之語,其皆超然知所處矣。
手澤之存,慨其孺慕。
贊詩不文,以配陟岵。
注釋參考
嗚呼
嗚呼 (wūhū) 對(duì)不幸的事表示嘆息、悲痛等 alas;alack 嗚呼!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?!谠恫渡哒哒f》 指人喪命 die 嗚呼哀戰(zhàn)死生
(1).死亡和生存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原始反終,故知死生之説。”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今死生榮辱,貴賤尊卑,此時(shí)不再至,愿公詳計(jì)而無與俗同。” 宋 蘇軾 《題文與可墨竹》詩:“誰云死生隔,相見如 龔 隗 ?!?/p>
(2).猶言盈虧、消長。《孫子·虛實(shí)》:“故五行無常勝,四時(shí)無常位,日有長短,月有死生?!?/p>
(3).殺生?!秶Z·越語下》:“死生因天地之刑?!?韋昭 注:“死,殺也?!?/p>
(4).偏義復(fù)詞。指生命。 唐 杜甫 《房兵曹胡馬》詩:“所向無空闊,真堪託死生?!?/p>
(5).偏義復(fù)詞。指死亡。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戰(zhàn)士軍前半死生,美人帳下猶歌舞?!?宋 蘇軾 《侄安節(jié)遠(yuǎn)來夜坐》詩之二:“畏人默坐成癡鈍,問舊驚呼半死生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