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太宗《緣識(shí)》:
誰(shuí)是知非便肯休,空言大道眼前頭。
惟思利已浮名重,豈信功高入品流。
注釋參考
知非
(1).五十歲的代稱?!痘茨献印ぴ烙?xùn)》:“故 蘧伯玉 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?!敝^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。后因以“知非”稱五十歲。 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誠(chéng)知此事非,又過知非年?!?宋 李清照 《<金石錄>后序》:“余自少 陸機(jī) 作賦之二年,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,三十四年之間,憂患得失,何其多也?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除夜覘士》:“﹝ 陳楚產(chǎn) ﹞齒踰知非,始補(bǔ)弟子員。”
(2).省悟以往的錯(cuò)誤。 唐 趙嘏 《東歸道中》詩(shī)之一:“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?!?寧調(diào)元 《東蛻庵三什》:“北瘦南肥各迥然,知非遙想待他年。”
空言
(1).謂不切實(shí)際的話。《呂氏春秋·知度》:“至治之世,其民不好空言虛辭,不好淫學(xué)流説?!?晉 盧諶 《覽古》詩(shī):“ 秦 人來(lái)求市,厥價(jià)徒空言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安貧樂道法》:“事實(shí)是毫無(wú)情面的東西,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?!?/p>
(2).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于當(dāng)世的言論主張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白釉唬骸矣d之空言,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 司馬貞 索隱:“空言,謂褒貶是非也??樟⒋宋模鴣y臣賊子懼也。” 唐 韓愈 《與孟尚書書》:“ 孟子 雖賢圣,不得位,空言無(wú)施,雖切何補(bǔ)?!?明 梅之熉 《<古今譚概>敘》:“士君子得志則見諸行事,不得志則託諸空言。”
大道
大道 (dàdào) 寬闊的道路 brood road 正確的道理 correct reason 合于大道前頭
前頭 (qiántou) 前面 in front 先烈們?cè)谖覀兊那邦^犧牲了 面前;跟前 in front of 王母前頭作伴行 今后,將來(lái) future 總想著前頭的事 以前 before;formerly 又犯了前頭的舊病宋太宗名句,緣識(shí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