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柏《次前人韻》:
彈冠事業(yè)耳邊新,我夢何因到紫宸。
自古為仁知不富,如今學(xué)道豈憂貧。
與其鞭撲朘民髓,熟若簞瓢樂此身。
志士不忘在溝壑,不應(yīng)后世便無人。
注釋參考
與其
與其 (yǔqí) 在比較兩件事的利害得失而決定取舍時(shí),表示放棄或不贊成的一面 rather than 與其在這里等他,毋寧去找他更好鞭撲
見“ 鞭撲 ”。
亦作“ 鞭樸 ”。亦作“ 鞭撲 ”。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。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?!多囄鲎印まD(zhuǎn)辭》:“圣人逍遙一世,罕匹萬物之形,寂然無鞭樸之罰,莫然無叱咤之聲?!薄秶Z·魯語上》:“大刑用甲兵,其次用斧鉞,中刑用刀鋸,其次用鉆笮,薄刑用鞭撲,以威民也?!?韋昭 注:“鞭,官刑也,撲,教刑也?!薄稘h書·刑法志》:“薄刑用鞭撲?!?顏師古 注:“撲,杖也?!薄端螘ど俚奂o(jì)》:“親執(zhí)鞭撲,毆擊無辜,以為笑樂。” 唐 元稹 《哭子》詩之五:“鞭樸校多憐校少,又緣遺恨哭三聲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四:“夫人奴蓄之,無禮已甚;聞又鞭撲之?!?鄭振鐸 《取火者的逮捕·埃娥七》:“她是這樣掙扎的挨過畜類的生活,一天又一天的,受了多少的鞭撲。”
簞瓢
(1).盛飯食的簞和盛飲料的瓢。亦借指飲食。 晉 陶潛 《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(yuǎn)》詩:“勁氣侵襟袖,簞瓢謝屢設(shè)。”《北史·薛辯傳》:“ 濬 遺書 謨 曰:‘吾以不造,幼丁艱酷,窮游約處,屢絶簞瓢?!?清 唐孫華 《閑居寫懷》詩之五:“簞瓢取自給,此外復(fù)奚須?”
(2).見“ 簞食瓢飲 ”。
王柏名句,次前人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