闕下舉幡空太學,路傍臥轍幾遺民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挽陳師復寺丞二首》:
已奏囊封墨尚新,又攜袖疏榻前陳。
小臣憂國言無隱,先帝如天笑不嗔。
闕下舉幡空太學,路傍臥轍幾遺民。
愚儒未解天公意,偏壽它人夭此人。
注釋參考
闕下
(1).宮闕之下。借指帝王所居的宮廷?!妒酚洝ち盒⑼跏兰摇罚骸办妒?梁王 伏斧質(zhì)於闕下,謝罪,然后太后、 景帝 大喜,相泣,復如故。”《后漢書·南蠻傳》:“﹝帝﹞下令之后, 槃瓠 遂銜人頭造闕下?!?宋 樂史 《廣卓異記·宰相有二親》:“其年,從 周太祖 征 河中 ,次年獻捷闕下?!?/p>
(2).借指京城。 唐 賈島 《寄毗陵徹公》詩之二:“別離從闕下,道路向 山陰 。”《明史·選舉志三》:“推(推官)、知(知縣)擬擢臺省,候命闕下,去留不得自如?!?清 姚鼐 《祭侍潞川文》:“ 鼐 以疾還,君留闕下。”
太學
太學 (tàixué) 中國古代最高學府,即國學 the highest seat of learning in ancient times in China 觀太學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 諸生學于太學?!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君則在太學。臥轍
東漢 侯霸 為 淮陽 太守,征入都,百姓號哭遮使車,臥于轍中,乞留 霸 一年。見《后漢書·侯霸傳》。后常用為挽留去職官吏的典故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<王文憲集>序》:“三年,解 丹陽 尹,領(lǐng)太子少傅,餘悉如故。掛服捐駒,前良取則;臥轍棄子,后予胥怨?!?唐 杜甫 《奉送王信州崟北歸》詩:“解龜踰臥轍,遣騎覓扁舟。” 元 柯丹丘 《荊釵記·民戴》:“臥轍攀鞍無計策,離歌別酒眾難忘?!?/p>
遺民
遺民 (yímín) 指改朝換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adherents of a former dynasty 泛指大動亂后遺留下來的人民 survivors of a great upheaval劉克莊名句,挽陳師復寺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