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闊山盡平,連峰遠非漢
出自宋代蘇轍《過宜賓見夷中亂山》:
江流日益深,民語漸已變。
岸闊山盡平,連峰遠非漢。
慘慘瘴氣青,薄薄寒日暖。
峰巒若崖石,草木條干短。
遙想彼居人,狀類麏鹿竄。
何時遂平定,戍卒從此返。
注釋參考
連峰
亦作“ 連峯 ”。連綿的山峰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會吟行》:“連峯競千仞,背流各百里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》詩:“橫階仍鑿澗,對戶即連峰?!?宋 蘇轍 《游太山·四禪寺》詩:“古寺依巖根,連峯轉相揖?!?郭沫若 《斷斷集·青年與文化》:“這種進展,就好像連峰一樣,一個峰頭接上一個更高的峰頭?!?/p>
蘇轍名句,過宜賓見夷中亂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