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敬贈鄭諫議十韻》:
諫官非不達(dá),詩義早知名。
破的由來事,先鋒孰敢爭!思飄云物動,律中鬼神驚。
毫發(fā)無遺憾,波瀾?yīng)毨铣伞?br>野人寧得所,天意薄浮生。
多病休儒服,冥搜信客旌。
筑居仙縹緲,旅食歲崢嶸。
使者求顏闔,諸公厭〔礻?duì)枴澈狻?br>將期一諾重,〔焱欠〕使寸心傾。
君見途窮哭,宣憂阮步兵。
注釋參考
途窮
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五君詠·阮步兵》:“物故不可論,途窮能無慟。”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持法》:“此途窮者,不輯之,當(dāng)為患?!?清 唐孫華 《文信國祠》詩:“戰(zhàn)苦身攢鏃,途窮血裹斑。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七論“文人相輕”--兩傷》:“于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,就也更加艱難起來,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,真是途窮道盡。”
步兵
步兵 (bùbīng) 以徒步作戰(zhàn)進(jìn)行訓(xùn)練、武裝和裝備的兵種 infantry;foot 徒步行軍和打仗的士兵 foot soldier;infantryman杜甫名句,敬贈鄭諫議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