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過《代壽韓平原》:
宇宙之間物物春,戚疏曾不間陶鈞。
裔分裴皞東西眷,誼篤嗣宗南北鄰。
中令諸孫難遍識,棲筠俗子老堪親。
試捐內(nèi)舉拘攣跡,無異平原十九人。
注釋參考
內(nèi)舉
薦舉親故?!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?祁大夫 外舉不棄讎,內(nèi)舉不失親?!薄杜f唐書·代宗紀》:“故求諸必當,用制於中權(quán);存乎至公,豈慚於內(nèi)舉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讓產(chǎn)立高名》:“我欲效古人 祁大夫 內(nèi)舉不避親,誠恐不知二弟之學行者,説他因兄而得官,誤了終身名節(jié)?!?鄒韜奮 《事業(yè)管理與職業(yè)修養(yǎng)·主持事業(yè)最主要的基本態(tài)度一》:“ 中國 古話于‘大義滅親’之外,還有一句叫做‘內(nèi)舉不避親’?!?/p>
拘攣
拘攣 (jūluán) 肌肉收縮,不能自如伸展 muscular constriction 拘束;拘泥 starchy;be a stickler for 拘攣古法無異
無異 (wúyì) 沒有差異;相同 the same as;be tantamount to differ in no way from;amout to 在爭論中又翻老賬,無異于火上加油平原
平原 (píngyuán) 廣闊平坦的原野 plain 吾村十里皆平原?!濉?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十九人
戰(zhàn)國 時, 秦 圍 趙 , 趙王 派 平原君 求救于 楚 。 平原君 欲在門客中挑文武備具者二十人作為隨從,但只選中十九人。 毛遂 自薦隨往。至 楚 ,談判不決, 毛遂 按劍陳詞,迫使 楚王 歃血定盟;而十九人卻碌碌無為。事見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。后因以“十九人”指庸碌之輩。 唐 高拯 《及第后贈試官》詩:“公子求賢未識真,欲將 毛遂 比常倫。當時不及三千客,今日何如十九人?” 金 元好問 《史院夜直》詩:“悠悠未了三千牘,碌碌飜隨十九人?!眳⒁姟?毛遂自薦 ”。
劉過名句,代壽韓平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