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物名譽(yù)由韓公,無乃袞褒俱中理
出自宋代鐘孝國《謹(jǐn)次功成短項(xiàng)翁佳篇之韻》:
君不見中山毛穎生,纂錄百氏編群經(jīng)。
又不見革華祖都尉,殿上承恩舉足耳。
二物名譽(yù)由韓公,無乃袞褒俱中理。
君家酒罍依圖書,短項(xiàng)獨(dú)喜觴吾儒。
我加翁名乃率爾,諸公過聽歡有馀。
翁名稱意仰來前,再拜不愿封酒泉。
傾懷解賈吟筆勇,注想只愁客杯乾。
主人冥心通與窮,從渠自引琉璃鐘。
醉中琢句千古廢,醒后逢人四???。
林間日日吹春風(fēng),孛窣愿卜重相逢。
長江小艇新雨后,一杯相屬會稽翁。
注釋參考
名譽(yù)
名譽(yù) (míngyù) 個人或集團(tuán)的榮譽(yù)或威信;個人或集團(tuán)的好名聲;處于受公眾尊敬或尊重的地位 honour;reputation 這件事挽救了幾位女士的名譽(yù) 對突出的成就的總的認(rèn)可 fame 名譽(yù)大無乃
無乃 (wúnǎi) 表示委婉反問。不是;豈不是 wouldn’t that be…? 無乃爾是過與?!墩撜Z·季氏》 無乃不可乎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》中理
猶正理?!赌鲜贰る[逸傳上·顧歡》:“夫中理唯一,豈容有二?”
(1).切合事理?!秴问洗呵铩褜櫋罚骸氨刂欣?,然后説;必當(dāng)義,然后議。”《后漢書·李固傳》:“其言有中理,即時施行,顯拔其人,以表能者。”《北齊書·文襄帝紀(jì)》:“ 神武 試問以時事得失,辨析無不中理?!?明 何景明 《與李空同論詩書》:“辭艱者意反近,意苦者辭反常,色澹黯而中理,披慢讀之,若搖鞞鐸耳?!?/p>
(2).符合腠理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繇役》:“屠者解分中理,可橫以手而離也。”
鐘孝國名句,謹(jǐn)次功成短項(xiàng)翁佳篇之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