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貫休《行路難》
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,古往今來轉(zhuǎn)青碧。
淺近輕浮莫與交,地卑只解生荊棘。誰道黃金如糞土,
張耳陳馀斷消息。行路難,行路難,君自看。
不會當(dāng)時作天地,剛有多般愚與智。到頭還用真宰心,
何如上下皆清氣。大道冥冥不知處,那堪頓得羲和轡。
義不義兮仁不仁,擬學(xué)長生更容易。負(fù)心為壚復(fù)為火,
緣木求魚應(yīng)且止。君不見燒金煉石古帝王,
鬼火熒熒白楊里。
君不見道傍廢井生古木,本是驕奢貴人屋。
幾度美人照影來,素綆銀瓶濯纖玉。云飛雨散今如此,
繡闥雕甍作荒谷。沸渭笙歌君莫夸,不應(yīng)常是西家哭。
休說遺編行者幾,至竟終須合天理。敗他成此亦何功,
蘇張終作多言鬼。行路難,行路難,不在羊腸里。
九有茫茫共堯日,浪死虛生亦非一。清凈玄音竟不聞,
花眼酒腸暗如漆。或偶因片言只字登第光二親,
又不能獻(xiàn)可替否航要津。口譚羲軒與周孔,
履行不及屠沽人。行路難,行路難,日暮途遠(yuǎn)空悲嘆。
君不見道傍樹有寄生枝,青青郁郁同榮衰。
無情之物尚如此,為人不及還堪悲。父歸墳兮未朝夕,
已分黃金爭田宅。高堂老母頭似霜,心作數(shù)支淚常滴。
我聞忽如負(fù)芒刺,不獨為君空嘆息。古人尺布猶可縫,
潯陽義犬令人憶。寄言世上為人子,孝義團(tuán)圓莫如此。
若如此,不遄死兮更何俟。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山高海深
山高海深 (shāngāo-hǎishēn) 比喻恩情深厚 infinite bounties;be lofty like the mountain and deep like the ocean不測
不測 (bùcè) 料想不到的事情,多指禍患;意外 contingency;accident;mishap 禍且不測,敢望報乎?——明·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(qiáng)秦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》 臨不測之淵,以為固?!獫h·賈誼《過秦論》 天有不測風(fēng)云,人有旦夕禍福 以防不測;險遭不測;不可探測的古往今來
古往今來 (gǔwǎng-jīnlái) 古代逝去,今世到來,也含有將來之意 through the ages;of all ages 自然這塊玉到底有些來歷。況且你女婿養(yǎng)下來就嘴里含著的。古往今來,你們聽見過這么第二個么?——《紅樓夢》 他們?yōu)檎衽d中華的獻(xiàn)身精神,使我想到:古往今來,凡是真正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(xiàn)的人,是不會被人們遺忘的 亦作“今往古來” 成語解釋從古到今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古往今來出處《淮南子·齊俗訓(xùn)》:“往古今來謂之宙,四方上下謂之宇?!笔褂美潆m然住了兩三天,日子卻不多,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,沒吃過的,沒聽見的,都經(jīng)驗過了。青碧
(1).青綠色。常用以形容山色、煙色、天色等。 宋 惠洪 《次韻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》:“ 廬山 自高寒,青碧開晴天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四八回:“遠(yuǎn)遠(yuǎn)的幾家人家作晚飯,那個煙竟是青碧連云。” 魯迅 《吶喊·白光》:“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,略有些浮云,仿佛有誰將粉筆洗在筆洗里似的搖曳?!?/p>
(2).借指山、水、天、樹等。 前蜀 杜光庭 《題龍鵠山》詩:“抽得閒身伴瘦筇,亂敲青碧喚蛟龍?!?宋 惠洪 《蒲元享畫四時扇圖》詩:“云破連峯青碧開,林梢時復(fù)見樓臺?!?/p>
(3).青碧色的顏料。 唐 張彥遠(yuǎn) 《歷代名畫記》卷七:“ 劉謓 善畫婦人,蓋當(dāng)代第一,官至少府卿,市青碧一千二百斤供御畫,用錢六十五萬?!?/p>
(4).一種青玉石。《山海經(jīng)·西山經(jīng)》:“又西北百五十里 高山 ,其上多銀,其下多青碧、雄黃。” 郭璞 注:“碧亦玉類也。” 郝懿行 疏引《說文》:“碧,石之青美者?!薄逗鬂h書·西域傳·大秦》:“﹝ 大秦國 ﹞土多金銀奇寶,有夜光璧、明月珠、駭鷄犀、珊瑚、虎魄、琉璃、瑯玕、朱丹、青碧。”
貫休名句,行路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