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事真堪話,諸公寧厚顏
出自宋代王阮《龍舒朱獻賓主漢陽簿棄官以歸予亦不合丐去為》:
浪作鸞棲去,驚隨鶴怨還。
無心漢江水,有節(jié)皖公山。
此事真堪話,諸公寧厚顏。
嗟予亦興盡,昨夜已投閑。
注釋參考
諸公
(1).眾公卿?!豆騻鳌る[公五年》:“天子八佾,諸公六,諸侯四。諸公者何?諸侯者何?天子三公稱公,王者之后稱公,其餘大國稱侯。”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禮樂》:“諸公六六為行,諸侯四四為行?!?/p>
(2).諸多年老長者?!妒酚洝ぬ锸辶袀鳌罚骸?叔 為人刻廉自喜,喜游諸公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諸公謂丈人行也?!?/p>
(3).泛稱各位人士。 唐 杜甫 《醉時歌》:“諸公袞袞登臺省,廣文先生官獨冷。” 元 貢師泰 《送江西傅與礪赴廣州教授》詩:“買得 吳 船便欲東,更騎羸馬別諸公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三位先生,小弟有個疑難在此,諸公大家參一參?!?/p>
厚顏
厚顏 (hòuyán) 厚臉;不知羞恥 shameless王阮名句,龍舒朱獻賓主漢陽簿棄官以歸予亦不合丐去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