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蝶庵一首》:
萬(wàn)里求師腳力頑,可憐無藥駐童顏。
游梁曾在鄒枚右,反魯安能季孟間。
但見堆金守郿塢,未聞全璧出函關(guān)。
堯如天大逃焉往,莫費(fèi)巢由自買山。
注釋參考
郿塢
東漢 初平 三年, 董卓 筑塢于 郿 ,高厚七丈,與 長(zhǎng)安 城相埒,號(hào)曰 萬(wàn)歲塢 ,世稱“郿塢”。塢中廣聚珍寶,積谷為三十年儲(chǔ)。自云:“事成,雄據(jù)天下;不成,守此足以終老?!焙?卓 敗,塢毀(故址在今 陜西省 眉縣 東北)。見《后漢書·董卓傳》。后因用以借指奸佞藏財(cái)享樂終老之所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老苗》:“筑營(yíng) 德勝堰 ,周圍三四里,子女玉帛皆在焉,且以為 郿塢 之計(jì)?!?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嚴(yán)嵩》:“ 郿塢 久營(yíng),兔窟多術(shù),安能根連株拔,風(fēng)翦霆滅?!?清 倪瑞璿 《閱<明史·馬士英傳>》詩(shī):“金墉舊險(xiǎn)崇朝棄, 郿塢 多藏一炬焚?!?/p>
全璧
比喻完整而無缺損的東西。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三:“余常言,自刻本《説郛》出,而《説郛》亡矣,然其中全帙有另鐫行者,后人緣其書目,廣求之,始為全璧,未可為此刻誤也?!?魯迅 《熱風(fēng)·兒歌的‘反動(dòng)’》:“然拜讀原詩(shī),亦存小失,倘能改第二句為‘兩半個(gè)都那里去了’,即成全璧矣。”
函關(guān)
函谷關(guān) 的省稱。 隋 楊素 《贈(zèng)薛播州》詩(shī)之二:“ 函關(guān) 絶無路, 京洛 化為丘。” 宋 蘇舜欽 《己卯冬大寒有感》詩(shī):“丸泥封 函關(guān) ,長(zhǎng)纓繫 南越 ?!?清 顧炎武 《古北口》詩(shī)之二:“山中鹿角都除卻,便似 函關(guān) 日夜開?!?/p>
劉克莊名句,蝶庵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