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紹曇《達(dá)磨贊》:
遠(yuǎn)離竺國見梁王,五鬼臨身討苦噇。
面面相看言不識,秋風(fēng)一葦急橫江。
注釋參考
面面相看
見“ 面面相覷 ”。
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(rèn)識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,順帝之則。” 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(shí)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?!?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(bào)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秋風(fēng)
秋風(fēng) (qiūfēng) 秋天的風(fēng) autumn wind一葦
《詩·衛(wèi)風(fēng)·河廣》:“誰謂河廣,一葦杭之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言一葦者,謂一束也,可以浮之水上而渡,若桴栰然,非一根葦也?!焙笠浴耙蝗敗睘樾〈拇Q?!度龂尽侵尽べR邵傳》:“臣聞否泰無常,吉兇由人, 長江 之限不可久恃,茍我不守,一葦可航也?!?宋 蘇軾 《游武昌寒溪西山寺》詩:“今朝橫江來,一葦寄衰朽。” 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一:“那無一葦航,繁念空悠悠。” 清 林則徐 《中秋炮臺眺月》詩:“日午潮回擢東指,順流一葦如輕鷗?!?/p>
橫江
(1).橫陳江上;橫越江上。 宋 蘇軾 《赤壁賦》:“少焉,月出於東山之上,徘徊於斗牛之間。白露橫 江 ,水光接天?!?宋 朱敦儒 《水龍吟》詞:“鐵鎖橫 江 ,錦帆衝浪, 孫郎 良苦?!?/p>
(2).指 橫江浦 。地在今 安徽 和縣 東南,與南岸 采石磯 隔 江 相對。 唐 李白 《橫江詞》詩之二:“ 橫江 欲渡風(fēng)波惡,一水牽愁萬里長?!?/p>
釋紹曇名句,達(dá)磨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與弟侄飲梅花下分韻得香字——— 張栻〔宋代〕
- 賀新郎·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——— 陳亮〔宋代〕
- 詠史下關(guān)羽四首——— 陳普〔宋代〕
- 次韻袁升之游云寺鴻慶院山茶之什——— 蒲瀛〔宋代〕
- 自笑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句——— 諶祜〔宋代〕
- 和雁湖先生病起自警八章——— 程公許〔宋代〕
- 和樂儀同苦熱詩——— 庾信〔南北朝〕
- 祀先蠶六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狄仁杰——— 林同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