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惺惺,藥因救病出金瓶
出自宋代釋崇岳《偈頌一百二十三首》:
這僧不妨懵懂,白兆終是惺惺。
不惺惺,藥因救病出金瓶。
注釋參考
不惺惺
不清醒;不明白。 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四折:“我心坎上猶自不惺惺,做了場棄業(yè)拋家惡夢境?!?元 無名氏 《神奴兒》第二折:“你道我閒聒噪,他那里撒滯殢不惺惺?!?/p>
救病
治病。《呂氏春秋·勸學(xué)》:“夫弗能兌而反説,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,是救病而飲之以堇也,使世益亂。” 高誘 注:“救,治也?!?/p>
金瓶
1.泛稱精美的瓶狀容器。(1)汲器?!稑犯娂枨柁o三.淮南王篇》:"后園鑿井銀作床,金瓶素綆汲寒漿。"唐黃滔《景陽井賦》:"最堪惆悵,金瓶之咽處依然。"(2)酒器。南朝梁沈約《三月三日率爾成篇》:"象筵鳴寶瑟,金瓶泛羽卮。"明常樓居《山坡羊.賞月》曲:"銀屏,望嬋娟自在明。金瓶,盡狂夫自在傾。" 2.花瓶的美稱。 3.即金奔巴瓶。釋崇岳名句,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