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剛中《灘石八陣圖行》:
我生孔明后,相望九百載。
我想孔明賢,巍然伊呂配。
奇謀勇略夸雄師,大節(jié)英風(fēng)蓋當(dāng)代。
木牛流馬何足言,八陣遺蹤千古在。
我行已度瞿唐門,長灘石壘差參分。
洪纖高下尺寸等,猶有當(dāng)年節(jié)制存。
四頭八尾觸處首,敵沖中央兩皆救。
握奇如樞運(yùn)無窮。
七縱七擒仍敢攻。
規(guī)模黃帝已垂文,后來得者惟將軍。
唐宗李靖拾遺意,樂舞旛表徒繽紛。
長江之上石蟠結(jié),江波洶涌石不滅。
使君何事遽劃除,一夜風(fēng)雷吼天闕。
明朝仍舊石縱橫,神物護(hù)持人已驚。
向來守蜀用此法,誰知石壘真金城。
嗟乎孔明遇不遇,遇則劉公恢大度。
國險(xiǎn)地狹民力微,法出萬全勢未具。
嗟乎孔明以此用於吳,長江內(nèi)固魏可圖。
嗟乎孔明以此用於魏,掃平三分歸一篲。
祗應(yīng)應(yīng)所遇勢不同,勢既不同功亦異。
嗟乎孔明之心如石堅(jiān),欲扶漢室還中原。
事之不就則天耳,安肯俯首從曹袁。
嗟乎孔明如生石不老,后世用兵無草草。
忽然變作六花看,便失本真難按考。
請觀疊石韜機(jī)籌,江流東去自悠悠。
英豪得此石外指,長與君王靖邊壘。
注釋參考
祗應(yīng)
(1).恭敬地伺候,照應(yīng)。 宋 吳自牧 《夢粱錄·角觝》:“但內(nèi)等子設(shè)額一百二十名,內(nèi)有管押人員十將各二名,上中等各五對,下等八對,劍棒手五對,餘皆額里額外,準(zhǔn)備祗應(yīng)?!薄端疂G傳》第五八回:“客官不知,但是來尋山寨頭領(lǐng),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,豈敢有失祗應(yīng)?便當(dāng)去報(bào)?!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ち惹湓娋坡D江樓記》:“本處有一美麗歌妓,姓 周 ,小字 月仙 , 柳七官人 ,每召至樓上歌唱祗應(yīng)?!?/p>
(2).指侍從。《宣和遺事》后集:“ 金 人遣使入城,言國主有命,於京師中,選擇十八已下女子一千五百人,充后宮祗應(yīng)。”
(3).猶供職。 宋 范仲淹 《奏乞在京并諸道醫(yī)學(xué)教授生徒》:“取醫(yī)道精深高等者,方得入翰林院祗應(yīng)?!?明 何良俊 《四友齋叢說·史三》:“則或以工畫,或以能棋,各守技業(yè),以備祗應(yīng)。”
不同
(1).不相同;不一樣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定勢》:“所習(xí)不同,所務(wù)各異,言勢殊也?!?前蜀 韋莊 《關(guān)河道中作》詩:“往來千里路長在,聚散十年人不同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在省市自治區(qū)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二:“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,他們的歷史習(xí)慣,跟我們不同?!?/p>
(2).不同意?!端螘埳蹅鳌罚骸疤鹃L史 何勗 不同,欲席捲奔 鬱洲 ,自海道還都?!薄赌淆R書·鄱陽王鏘傳》:“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,出天子置朝堂,二王夾輔號令, 粲 等閉城門上仗,誰敢不同?”
(3).不和?!逗鬂h書·孔融傳》:“﹝ 融 ﹞與中丞 趙舍 不同,託病歸家?!?/p>
同功
(1).謂功用相同;功效相同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二與四同功而異位?!薄读凶印珕枴罚骸?穆王 始悅而嘆曰:‘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?’”《淮南子·人間訓(xùn)》:“愚者有備,與知者同功?!?/p>
(2).指功力相當(dāng)。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文章》:“《原道》等篇,固為醇正,其《送浮屠文暢》一序,真與《孟子》同功?!?/p>
王剛中名句,灘石八陣圖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