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水有放溜,溯流多哭灘
出自宋代趙蕃《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》:
下水有放溜,溯流多哭灘。
人能等遲速,事豈病艱難。
返照千山赤,春風(fēng)兩鬢寒。
生平慣行役,無復(fù)漫悲酸。
注釋參考
下水
下水 (xiàshuǐ) 放水 enter the water 放入或滑入水中 launch 船下水 比喻入伙做壞事 take to evildoing 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 食用的牲畜內(nèi)臟 offal;viscera 豬下水放溜
任船順流自行。 南朝 梁元帝 《早發(fā)龍巢》詩:“征人喜放溜,曉發(fā)晨陽隈?!?宋 蘇軾 《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》詩:“千搖萬兀到 樊口 ,一箭放溜先鳬鷖?!?清 黃景仁 《春雨望新安江》詩:“明當(dāng)放溜趁新漲,臥聽船鼓催逢逢。”
謂陸上潦水注河。 清 馮桂芬 《致李伯相書》:“萬一上游放溜,下游隨決。”
趙蕃名句,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